说起来,大明建国初期跟种花家建国初期很像。
种花家建国初期,,大把的知识分子还在怀念所谓的黄金十年,很多读书人都义无返顾的跟着大队长转进如风,以至于初中毕业都算知识分子,中专毕业直接分配工作而且很多都是副科起步的情况差不多。
好巧不巧的是,大明刚刚成立的这几年也有大把的读书人在怀念胡元,同样也有大把的读书人跟着胡元北遁大漠,誓死要为大元尽忠。
种花家建国初期曾经大力扫盲,花了几代人、几十年的时间终于彻底完成扫盲工作,九年义务教育彻底铺开,别说是中专生,就连本科生都变得不值钱。
而大明在经历过洪武盛世、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以后,也同样成功的把读书人的逼格给打了下来,虽然进士还是要分配做官,但是已经从求着读书人出来做官,变成了读书人排队等着授官,童生变得不值钱,秀才同样也不再值钱,剩下举人老爷们更是做官要排队还不一定能排得上,回家去做乡贤又感觉憋屈。
再然后就是巧到不能再巧的了。
在一段时间内,那位堪比圣人甚至可以说超越圣人的先生被人疯狂抹黑,各种编排他老人家的段子层出不穷。
而朱皇帝也差不多,什么发家之前偷牛、当了皇帝之后残忍暴虐、屠戮功臣、官员上朝前要先准备好棺材,还有给徐达送蒸鹅、炮打庆宫楼之类的段子也同样是层出不穷。
如果非得找出点儿不同之处,那位先生讲究的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而朱重八这个老登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