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赘婿都是一丘之貉,没一个好东西!

这属于根子上就坏。

要不然他们宁阳县的生员还能互相上奏本弹劾?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刘伯温才忽然皱眉,说道:“不对啊。”

朱标和李善长微微一怔。

刘伯温道:“朝堂改制也好,布政使司和府、州县改制也罢。”

“无论哪里需要改,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手。”

“偏偏现在朝堂和地方上的人手都很是紧张。”

刘伯温满腹狐疑的望向朱标:“敢问殿下,宁阳县里的读书人多么?”

朱标微微摇头,“宁阳县县学里适合科举的生员一共二十六个,除了一个周敬心之外,剩下二十五个都被分去了燕云十六州做知县。”

“等到洪武五年的恩科,宁阳县能不能凑出十个参加科举的生员都不好说。”

“想要不缺读书人,起码也得,嗯,即便洪武二年和洪武三年出生的小孩儿全都读书,起码也要十年甚至更多年以后才行。”

朱标微微一顿,忽然间瞪大了眼睛:“等这些孩子长大,咱们大明正好也停了科举,他们只能去考所谓的登州大学?”

李善长和刘伯温不禁对视一眼。

不止是所谓的登州大学。

按照这些年在朱皇帝手下打工的经验来看,当朱皇帝发现登州大学是个好东西,以后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弄出更多的大学。

就是一个布政使司一所大学都不稀奇。

而且朱皇帝为了尽快让大学遍地开花,也肯定会选择从登州大学里抽调教书先生和生员。

嘶~

这杨癫疯可真是够狠的,上岸的第一剑就先劈宁阳县。

在培养读书人方面,杨癫疯的水平并不算高,宁阳县那些生员的水平也不咋样,江南随便找个差不多的读书人就能甩他们十条街。

但是在经世致用和治理地方的学问方面,宁阳县的生员们却是一骑绝尘,二十六个生员能把江南所有参加科举的生员都甩出十条街。

这也是为什么洪武四年的第一届殿试,宁阳县参加科举的二十六名生员全部录取的原因。

如果他杨癫疯没有提出十年后废止科举的玩法,宁阳县以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仕为官。

偏偏杨癫疯提出了十年后废止科举,改为用大学培养生员。

这种做法无疑是率先往宁阳县的生员身上劈了一刀。

同时也斩断了朱皇帝和太子殿下未来可能会产生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