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洗牌

“第一点,是关于海绵电池的性能情况…”

在刘海涛发言的同时,海陆丰公司的员工也将一份份性能检测报告递给在场的人。

拿到电池性能检测报告的第一时间,所有人都仔细翻看起来。

虽然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海绵电池的一小部分性能参数,但是终究不是海陆丰公司出的正式报告,肯定存在一些数据没有打听到。

这一份检测报告厚达32页,详细记录了各种性能参数、测试方式、不同环境、不同使用方式下的详细情况。

台上,刘海涛慢条斯理地讲述着。

台下,所有人都在边听边看。

尽管已经高估了海绵电池的性能,然而此时在场的不少电池行业从业者,仍然被海绵电池的性能吓了一跳。

鹤城时代的副董李频脸色凝重:“虽然体积偏大一点,但其能量密度好高,每立方米电芯蓄电450度,放电可以达到400度以上…”

他们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之一的王国信脸色同样凝重,不过他的侧重点在另一个点上:“李总,还有另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其循环次数内的衰竭系数几乎是只有1%…”

“1%…”李频知道这个数据代表着什么。

那就是说在循环次数内,电池蓄电放电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只会有1%左右的衰竭。

这是海绵电池的特性之一,那就是在循环次数以内,海绵电池的蓄电放电功率不会有明显下降,但一旦超出循环次数,那就要小心了,因为这东西会突然整个电芯报废掉,蓄电放电性能会呈现出断崖式下降。

这和磷酸锂铁电池不一样,磷酸锂铁哪怕是循环次数达到2500∽3000次以上,其性能也会下降,但是磷酸锂铁的性能下降,是呈现出缓慢下降的,不会一下子跌到谷底。

王国信小声提醒道:“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点,则是低温特性,在第21页。”

李频翻开检测报告的第21页,看了一会之后,他苦笑起来:“这东西太可怕了。”

对此,王国信也不得不承认海绵电池的厉害之处:“是呀!海绵电池会一边放电一边发热,冬天只需要加一个保温外壳,就可以让电量和夏天一样,而且更加可怕的一点,是这东西在冬天低温状态下,其电量几乎是不损耗的。”

现在汽车锂电池在北方的冬天,就要面临电量下降的问题。

而这个北方,包含了东北、华北、西北,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华北,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这将要造成巨大的影响。

王国信继续小声说道:“不过好在海绵电池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这东西有什么缺点?”李频赶紧问道。

“小型化。”“小型化?这东西没有办法做小吗?”

“从检测报告上的数据来看,海绵电池的体积偏大,而且里面使用了大豆油作为电池液,如果要小型化,就必须确保里面的电池液不泄露,这必须加大保护层,现在的手机之类,都追求小型化。”

紧接着王国信补充道:“而且海绵电池的发热特性比锂电池高一点,如果加大保护层,就会导致内部积热严重。”

“看来手机电池、一部分家电电池的市场可以保住。”李频挠了挠头。

“李总,你其实不用太担心,至少国外的电池市场不会失去。”

“为什么?”李频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突然他回过神来了:“你说得对,国外市场暂时不用担心。”

可以干到高管的人,智商肯定没有多少问题,他仔细分析了一下,就知道王国信的意思。

海绵电池性能确实厉害,但是这电池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其循环次数只有600∽900次。

如果是在国内使用,根据李频的内部消息,他知道目前除了海陆丰公司会生产海绵电池,京能国际、国家电投也会生产,因此不会出现电池供应问题。

但是国外企业需要考虑其他风险,比如突然断供。

这绝对是一个很有必要考虑的风险。

一旦海绵电池突然断供。

而海绵电池本身只能循环600∽900次,用在频繁使用的汽车上,估计就3∽4年的使用寿命;如果是用在电力调度上,估计寿命只有1∽2年左右。

这种电池虽然便宜,可一旦断供了,后果绝对是非常严重的,这意味着该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另一个电池供应商更换全部的电池。

除非海陆丰公司会给国外企业技术授权。

可李频这几天了解过海陆丰公司,这家公司和欧美资本的关系非常一般,甚至可以用仇人来形容。

加上这几年的国际大形势严峻,官方对于核心技术的出口限制越来越多,海绵电池作为国内独有的技术,大概率是不会允许技术出口的。

只能购买电池,不能拿到电池技术,欧美企业考虑到风险,肯定不会采购海绵电池,海绵电池再便宜,他们也不敢购买。

虽然从检测报告上来看,海绵电池还非常环保,电池报废之后,电池液可以拿去提炼生物柴油,电池内芯可以粉碎作为有机肥。

可欧美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环保,还有政策风险。

王国信苦笑着说道:“李总,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海绵电池不会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而且随着海绵电池挤压国内的动力电池、蓄电电池市场,锂电池产能过剩,必然会导致各种稀有元素的市场价格暴跌。”

“希望如此吧!”李频微微点头。

不过锂电池成本再低,也是干不过海绵电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