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承平时期是大患,但在战乱时期就不一定了。
“诸位有没有想过,孙伯符为何选广陵来犯,而非是九江一带呢?”见众人不言,贾诩抛出一个问题。
“还不是惧怕公子嘛!!”
一人立时喊道。
贾诩听后笑而不语。
横扫江东的孙伯符,要真因为这就惧怕曹子修,那他当初就不会想方设法的脱离袁术麾下。
针对江东的渗透越多,刺探到的消息越广,贾诩对这位与自家公子年纪相仿的诸侯,可谓是产生了浓郁兴趣。
一句话。
在孙坚意外战死荆州的大背景下,在孙坚的部将多数基本算投效袁术的趋势下,在多数人并不看好孙策的前提下,其能在为父戴孝结束后,选择赴寿春依附于袁术,以借袁术之势逐步凝聚力量,拉拢人心,并在合适的时机下,果断选择渡江东进,一步步将盘踞江东的各方势力逐一解决,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莫非是孙策此举,是有意吸引我军注意?”在贾诩思绪万千之际,黄忠似想到了什么,皱眉看向贾诩道。
此言一出,叫不少人错愕的看向黄忠。
“汉升说到根本所在了。”
贾诩笑笑,伸手道:“在我军解决战后诸事下,周瑜所率各部虽撤离到了牛渚一带休整,可所部并没有就此散开啊。”
“即便豫章、丹阳两郡治下动乱不断,可据我军监视下的态势,周瑜所部并没有别的动静。”
“这就不由让诩想到一种可能,孙策此时率部进犯广陵,的确是存有复仇之念,毕竟在公子的带领下,我军断了江东夺取江淮,继而以此作为先驱,以搅动徐、豫等地秩序安稳。”
“但诩觉得孙策出兵来犯,是存有几个想法的,一个是我军知晓广陵之动,迅速出兵驰援广陵,所遇结果无非成败两种,但谁能确保在此之际,在牛渚的周瑜所部,就不会趁势有所动呢?”
“难不成周瑜还敢渡江来犯?”
曹彰有些不敢相信道。
“这也仅是其中一种可能。”
贾诩保持笑意,讲出心中猜想,“但也有另一种可能。”
“周公瑾一路西进,趁着豫章、丹阳两郡动乱为掩,直奔柴桑而去!!”寡言的陈到,此刻声音低沉道。
“一旦夺取了柴桑,那周瑜极有可能沿江北上,朝江夏郡杀奔而去,到那时将面临两种境遇,一个是围绕江夏而战,一个是一路南下取长沙,夺桂阳,继而形成与豫章接壤的事实!!”
一言激起千层浪。
陈到的话,让不少人脸色微变。
很多人下意识觉得不可能。
就周瑜麾下那些人马,能干成这样的事。
“然也。”
而在此等态势下,贾诩颇为赞许的看向陈到,“叔至所提种种,就在于江东想以此拖荆扬之地,步入到无休止的混战下,哪怕到最后啊,江东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我军的损失必然不小。”
“毕竟诸位不要忘了,荆南虽然平定了,但是整体局势还是不稳的,我军想要实际控制住荆南,这是需要时间与精力的。”
“那我军要是不动呢!”
听到这话,郭嘉之子郭奕,在人群旁皱眉道。
“那就周瑜按兵不动,坐看孙伯符一路猛攻广陵各地。”贾诩看向了郭奕,“孙伯符之神勇,诸位应该是知晓的,而孙伯符一旦北上,肯定会将战乱引到徐州去,以此来搅动徐青局势变幻。”
“谁能确保,远在青州的袁谭,得知了徐州的动乱后,就不会选择分一路兵马南下?”
“这是逼着我军两线作战啊。”
郭奕瞪大眼睛道:“不管是哪一种态势,我军都必然要承受对应的损失,这真是好歹毒的计谋啊!!”
此刻的帐内,不少文武的脸色变了。
一个事实被他们重视起来。
那就是他们虽取得了先前的胜利,但是荆南也好,以庐江、九江、广陵为首的江淮也罢,那都是经历了战争侵袭,治下的损失是有的。
而更关键的一点,迫于在北之战的大局,不管己部做出什么选择,都必须要考虑到在北之战才行。
江东这边,分明是有破罐子破摔之势啊!!
不管江东治下怎样,我必须要叫你损失更大些,如果能在此态势下,能够趁乱夺取些什么,那就是包赚不赔的。
这都是帮什么人啊。
而此等态势下,臧霸有些心惊的看着贾诩他们,这既是惊叹于贾诩他们所言,亦是惊叹于孙策、周瑜所举。
“如此说来的话,我还真是小觑孙伯符了啊。”
曹昂爽朗的笑声响起,这叫道道注视聚焦过来。
“公子,诩现在怀疑,布下此等计谋的,恐非孙伯符,而是那周公瑾。”贾诩却提出自己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