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爱分界(一百一十四)

青涩情缘 酆行者 6282 字 15天前

文秀借了两本书,都是小说,一本外国小说,一本国内的中篇小说集,她没事的时候就慢慢看。越看越觉得好看。其中有一篇写的是爱情故事,她看了不由得也触景生情,想想自己的爱情经历,感觉也不比小说里边的差,甚至她和佩轩的爱情比小说里的更精彩,只是没人写出来。她想,以后要鼓励佩轩把他俩的爱情故事写出来,他也是个才子嘛,也读了那么多的书,也应该会写故事的。

下午下班之后,她马上坐公交车去了市里的商店,买了做布鞋的原料,主要就是鞋面布、鞋里布、松紧带、塑料鞋底,等等,她这里本来就有做鞋的工具,锥子、顶针好像都有,只是不记得放在哪里了,回去找一找应该能找到,这些就不用买了。她还去看了胡大姐,正好胡大姐不忙,两个人说了好一会话,胡大姐问她男朋友的情况,她说了佩轩在北京上学,胡大姐夸她的男朋友勤俭朴实,她说他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敢乱花钱。胡大姐还说市里洹水大曲的广告牌上是她的漂亮画像,才知道她是洹水大曲的形象代言人。直到胡大姐的丈夫给她送饭来,文秀才告别胡大姐回公司。到了公司,她看食堂还没关门,就去打饭,粥和素菜都剩了底了,食堂的师傅只收了馒头的饭票,其它不要饭票和菜票了。她对师傅一再表示感谢,然后拿回宿舍吃饭。

吃过了饭,文秀就给佩轩写信。她说她坐火车从北京回安阳一路很顺,因为有卧铺,睡的很甜,到安阳的时候才五点来钟,因为太早,不好意思打扰别人,就自己肩扛手提拿着行李出站,走到公交车站,坐上车很快就到了公司,她在办公室里把带回去的行李整理一下,然后回宿舍休息一会就去吃早饭上班了。晚上去了曾叔叔家,曾叔叔的亲家两口来了,甄叔叔两口也来陪客人了,她和阿姨做菜,三个叔叔和她喝了不少酒,也说了许多话。

接着她又说了自己星期六到星期一回老家的情况,她说搭酒厂的车先去了贾庄,把礼品放下,跟妈没说几句话就出来了,然后到刘庄。第二天她又去了贾庄,割了点肉、买点韭菜去和妈一起包饺子,中午让姐和姐夫也过来吃饭,做了几个菜,一家人在一起喝酒吃饭,其乐融融。吃过饭她专门到佩轩的房间里睡了一觉,睡的特别香,就像在他怀里睡一样。下午她回到刘庄不久,大奎到刘庄找她,说要一块商量事,又到了贾庄的食堂里,共有六个人:邓科长、于师傅、袁保六、大奎、酆贵山和她,先喝了几杯,后来分班对喝,她和酆贵山、大奎一班,邓科长、于师傅、袁保六一班,六个人都很能喝。喝了四瓶的时候,大家不喝了,开始商量事情。最终确定了让大奎升级为代理商,也提高了让大家代销的比例,大家皆大欢喜。吃完饭,大奎和袁保六把她送回家。她感叹地说,婆婆对她太好了,她回安阳的时候,婆婆总是给她烙油饼、煮咸鸡蛋,生怕她饿着。

文秀写了这几天的情况,也谈了她分别以后仍然想念佩轩,想着他俩在一起欢爱的情景,犹历历在目。她毫不掩饰地说,她依恋他,总想跟他在一起,舍不得离开他。将来他俩在一起了,他要天天搂着她睡,她期盼着那一天。她还说,如果她犯错了,他可以打她,可以骂她,但是不能不要她。就是白天吵架了,晚上也得搂着她睡,不许不理她,不能给她脸色看。她写到这里,就笑了。她知道这是自己在跟他撒娇。她想,我是他老婆,就是要跟他撒娇。

文秀写好了给佩轩的信,又给白小洁写了一封信,主要说了她去北京出差的情况,说到她去找佩轩的情况,当然她不可能说他俩已经合为一体的实际情况。她说她在P大住的宿舍小洁也住过,沈素云师姐很热情地接待她,她们宿舍同学还说到小洁和她一样也是佩轩的同学,素云师姐还陪她吃早饭,还说小洁好漂亮。她看到素云师姐高贵典雅的气质,感觉她的漂亮简直无与伦比,男生们不能不为之倾倒,怪不得有人为她而不惜约架呢。文秀还提到了张爱珍要来找她一块玩的事,还感慨地说,现在天各一方,再也不是她们在一起上学时候的情景了。她还说到,小洁如果回姥姥家,她也回家去,一定要见见小洁,共叙同学的情谊。文秀写好了两封信,装好信封,写好地址,贴上邮票,准备明天上午寄走。

写好了两封信,虽然已经很晚了,她还没有睡意,就去翻找做鞋用的工具,结果都找到了,大针、小针、锥子、顶针,都在一个硬纸盒里。她把做鞋的材料都放到一起,准备从明天起开始做鞋。她要做的鞋主要是婆家的,公公、婆婆、大根、小根的鞋。她本来也要给娘家人做鞋,妈说家里的鞋有人做,不让她做;她还是偷偷拿了爸妈的鞋样,准备给爸妈各做一双。

她感觉有点饿,就去拿婆婆给她带来的油饼,想着吃一块。她看到还有一个纸包,不知道里边是什么,打开一看,原来是几个杏子,好像是她去婆家的时候买的,没有吃完,婆婆就给她带上了。她想着,虽然是几颗杏子,不值几个钱,可是这是婆婆的一片心意,她感觉到婆婆对她太好了!什么都想着她,宠着她,所以她对婆家好也是应该的,人心换人心嘛。她想到,佩轩的品行之所以那么好,主要还是公公婆婆对他从小言传身教的结果,有这么好的大人,孩子们肯定都会是很懂事的孩子。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对公公婆婆肃然起敬,虽然是社会底层的人,可是他们的品行却是很好的,值得一切人尊敬的。由此她也想到,人的品行与他的地位、财产、名誉等等是没有关系的。地位高的,既有品行好的,也有品行不好的;财产多的也是如此;名誉好的,有品行高洁之人,也有欺世盗名的伪君子。同样,地位低下的,既有品行好的,也有品行不好的;穷人也是这样;名誉不好的,有的人也许不像传说的那样不好,当然也有不好的。对这些人,要好好分辨,不能简单信他是好是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文秀坐在那里想心思,突然觉得时候不早了,一看马蹄表,快十二点了,赶快去洗漱,她把身子擦了一遍,感觉舒服多了,于是上床睡觉,不一会就睡着了。

天亮以后,文秀就起床,她心里有事,想起来答应杨春贵给他送酒的事,就想着一上班再催一下韩厂长或邓科长,因为邯郸那里已经有了基础,有人认可洹水大曲了,要趁热打铁,打开局面,建立销售网络,即使那里一年能卖几百箱也不错。而且一旦建立起销售网络,以后几乎是坐享其成,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应该尽快去做。

她看上班时间还早,就铺开摊子开始做鞋,因为这里没有缝纫机,只能靠手工缝针,这样就慢多了,不过做鞋的过程中缝合的活并不多,再说也不用着急,慢慢做就是。她要先做鞋帮,把六双单鞋的鞋帮都做出来,然后把鞋底做好,再把鞋帮绱到鞋底上,这样一双鞋就算做好了。不过,这需要好长时间呢,完全靠手工是比较慢的,好在这些鞋子并不急着穿,慢慢做就是了。

婆婆给她带来的油饼她还没吃完,昨晚她打来的粥有点多,没有吃完,正好她找出来小电炉子和小锅热一下剩粥,馏一下油饼,就可以算早饭了,省得去食堂了。再说这些油饼和咸鸡蛋也得吃,总不能扔掉吧?都是好吃的食物,如果让坏掉扔掉,太可惜了。

热好了粥,也馏好了油饼,咸鸡蛋当咸菜,文秀就吃起来。吃完饭去上班,首先给韩厂长打了个电话,又说了往邯郸发展经销商的事,其实邯郸离安阳很近,开车过去也就一个来小时,文秀说可以多拉点酒过去,韩厂长说他马上交待邓科长办这个事,这样文秀才放心下来。到了十点多,韩厂长又打电话过来,说邓科长希望文秀能腾出来一天时间一块去最好,文秀去了他们才有信心。文秀想了想,说:“我给公司请一天假吧,但是还不知道会不会批准呢。”于是,她去找甄助理说这件事,甄助理说应该去,越早越好。她不好意思给杨经理和桑副经理请假,就请求甄助理给杨经理和桑副经理说,甄助理爽快地答应了,说:“这也是公事,不是你个人的事,不能算是请假。”没一会儿,甄助理就给她打电话说,给杨经理和桑副经理都说好了,明天就可以去。于是文秀让韩厂长和邓科长做好准备,明天就去。

文秀自己又向二公司杨经理和四公司桑副经理请假,他们都乐呵呵地同意了,说甄助理已经说过了,都是公家的事,尤其洹水大曲的事是冶金部交待的事,更应该去办。

第二天一早文秀就吃了早饭,在公司门口等着。很快邓科长和于师傅就来了,文秀看到车后边装了不少货,她上了车,邓科长不好意思地说:“麻烦妹妹了,还要你去一趟。我们觉得,如果你不去,人家不一定信得过我们,你去了咱们肯定大功告成。”文秀摇摇头说:“也不见得啊,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啥也不懂,啥也不敢说。”

车上装满了货,所以于师傅把车开的很慢,好在走的都是大路,好走得多,走了一个半小时,总算到了邯郸,到了钢铁厂附近,文秀找到一个公用电话,给万俟春红打了个电话,说明了来意,春红感到意外而惊喜,她马上给杨春贵打电话说了,杨春贵问了文秀停车的地方,马上就骑车过来了。他跟文秀、邓科长寒暄几句,就把自行车锁上,坐到车上指路,车开到钢铁厂大门附近停下。杨春贵先向文秀和邓科长说明情况,他已经联系了几个想办喜事用洹水大曲的准新郎官,大约能要七、八十箱;他去钢铁厂机关工会联系了一下,工会说可以要一些洹水大曲,具体数量需要商量;还有就是经销商的问题,他与附近的国营商店联系了,国营商店经理说可以先进货五十到一百箱,具体情况可以面谈;另外,他还联系了附近的个体烟酒批发部,说有人打听洹水大曲,只是没有渠道,如果有货,价格合适,可以进五十箱。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文秀感激地说:“太感谢杨大哥了!你做了这么多的工作,给我们帮忙太大了!”杨春贵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咱们一见如故,我一说想要洹水大曲,文秀妹妹你马上就答应给送过来,并且让我放心,一点问题没有。我联系这些事,也就是举手之劳,我应该感谢文秀妹妹。”

接着,杨春贵就领着文秀和邓科长找到钢铁厂机关工会邢主席办公室,给邢主席和文秀他们相互做了介绍,邢主席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说:“咱们钢铁厂也是冶金部下属的较大的厂,总厂工会夏主席说,部里办公厅打来电话,说去年安阳华北冶金公司挂牌的时候,咱们总厂订购了五百箱洹水大曲,有的单位说这个酒价廉物美,如果厂里还想要的话,让酒厂厂家来联系。当时咱们厂的五百箱酒一部分给总厂机关发福利用了,一部分用来招待用酒,现在都已经用完了。我们也确实要继续订购这个酒,正愁不知道找谁呢,你们就来了,真是雪中送炭、暑中送扇啊,谢谢!”文秀笑着说:“谢谢邢主席!”邢主席接着说:“我马上把你们引见给总厂夏主席。”于是,邢主席就给夏主席打了电话,带他们到夏主席的办公室来。

一百一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