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地风阴煞,天风秋露

这自然就是那道真煞了。

此时,他读了哭风僧留下的东西,自然已经知道了这风煞的名字与来历。

和寒味湖一样,这是一道朽寿禅院祖传的煞,唤作「白眚无常煞」,能白人发肤,败人血肉,松人筋骨,散人魂魄,是一道灭绝生机的阴煞。

相传,这是一道从地府里吹出来的煞。

其作用和程心瞻想的也一样,朽寿禅院修行衰风,借肉身衰老与光阴流逝来体悟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大机缘,这在八苦之中也算得上乘法门。

只不过真正的衰风修行很是艰难的,朽寿禅院的历代魔僧少有人能炼成,眼见传承都要断了。

所以自朽寿禅院的某一代主持找到了这道「白眚无常煞」后,发现此风亦能吹人衰老,虽然不是急景凋年,而是侵夺生机的法子。

但无论怎么说,这也勉强算的上是衰风了,朽寿禅院的魔僧不必等到修行出真正的衰风,而绝大多数衰风一脉的法术和法宝又能直接依托于这道风煞炼出来。

这也是为何西康绝大多数的「衰风苦」的传承都灭绝了,而朽寿禅院还能坚持到现在的原因。

不过世间早有定论,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朽寿禅院只修阴煞,风毒入体,连肝脏也被炼成了魔宝,这明显是走上了歧路了。

这样一来,那人死道消、传承断绝也是早晚之事,传承到这一代整座禅院只有哭风僧一人便是明证。所以即便没有除魔卫道的人找上门,其自然消亡也过不了多久了。

程心瞻招招手,收起了剑炉,再张嘴一吸,那团阴冷的白风便被他吸入口中,直接从十二重楼进入体内。

炼化阴风煞最好是以阳木煞相制,使其徐徐入身,缓缓炼之。程心瞻现在没有阳木煞在身,不过他却有一道堪称顶级的阳土煞在,「黄极正戊煞」。

这道阳土正煞乃是地肺之气凝结,能安镇乾坤,压制阴风自然不在话下。而且「白眚无常煞」出自地下阴冥,「黄极正戊煞」却为七十二煞首,地煞之极,所以先天便厌胜「白眚无常煞」。

程心瞻以煞制煞,「白眚无常煞」入体后并未掀起什么风浪来。他缓缓炼化这道风煞,体悟着里面的太阴法意。

【灭绝】、【死亡】、【幽冥】、【衰老】、【腐朽】……

虽然说有「黄极正戊煞」压制着,这道阴风未能吹蚀到程心瞻的血肉。但是当程心瞻刻意去体悟风煞法意的时候,那股死亡将近的冷意还是把程心瞻的意识拉入到了九幽风渊中。

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血肉在快速的消散,白骨化为飞灰,连魂魄也在风中如残烛飘摇。

而程心瞻也不做抵抗,细细体悟着形骸消解的感觉。

古西方佛教认为生死之间有神妙境界,谓之「中阴」,所谓「死有至生有之间,名“中阴”,具五蕴微细形,破之可即身成佛」,这就是「衰风苦」的法理来源之一。

而在道门中,同样有「生死玄关」的说法,证得「生死玄关」,始知我命不由天。

另外,程心瞻还听温素空说过这样一句话,“尸解者,形之化也,本真之练蜕也。”,所以在证尸解仙之道上,体悟形骸散去之感,可以说是必经之路了。

现在,明治山的传承中,也仅剩尸解仙法程心瞻未习得,因为温素空肯定是想程心瞻成就天仙果位的,尸解仙法只能作为后手与传承用,她不想程心瞻过早修行。

所以说,无论是要证「生死玄关」体悟无上奥义,还是为修行尸解仙法做准备,这道风煞对程心瞻可谓是来的恰到好处。

所以此时,他也是完全沉浸在这阴风死渊中,细细领会着,只以纯阳意土之法维持元神不散、不迷失。

他这一体悟,连昴宿也没叫他,错过了几日的紫气,三天后才醒来。

他缓缓睁开眼,那双眸子愈发深邃了。

这时候,他拿出赤瘿葫芦,放出了哭风僧的元神。

历经葫中火域三天的熬炼,尤其是在程心瞻有意的阳火锁烧之下,哭风僧的元神已经在溃散的边缘,便似风中残烛。

在葫芦中,哭风僧一度认为这个道士要直接炼杀自己,致使神形俱灭,所以此时他一从葫芦里出来,便道,

“上仙所问无所不答,只求速死投胎,转生极乐。”

“我只要衰风的修行法门,”

程心瞻说。

而哭风僧已经得了寒识和尚的劝告,当下以及从来也都没有过什么以身殉法的念头,闻言立即就以元神之念把「衰风苦」的法门传给了程心瞻。

随即,在哭风僧的惨叫求饶声中,程心瞻又把他的元神收入了葫中。

他一心二用,一边看哭风僧传来的秘法,一边去看朽寿禅院的典籍佛经以及历代注解,两相对照,以免被诓骗了。

而朽寿禅院传承悠久,典籍也多,有些晦涩不明的地方还要拿起寒味寺与尸陀洞的典籍对照着看。只是好在他之前就跟随醰白散人学了藤文,大致能看懂,真遇上晦涩难懂的,他还要去隔壁求醰白指点。

如此又过了五天五夜,他才把衰风法门看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