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最后的诱饵
诸葛亮拜见完刘辩,典青便带着暗子去到营寨公然将文聘押走,其麾下队伍直接由马超接管。同时、文聘在荆襄乡下的家人也一并被抓捕。
蒋干也被提拔为江夏郡丞兼军师,虽然未说明理由,但是军中一直传言是他检举揭发的文聘。
蒋干的铁索连舟计策被采纳实施,整个荆州的战船都被征辟来江夏,大小共计几十艘,被一条条如手臂粗壮的铁链串联起来。
望着江上一艘艘整齐的战舰,蒋干忧心重重,问道诸葛亮,“都督,文聘真的造反了?明日后就会问斩?还有...你们...你们不是说铁索连舟的计策是有问题的吗?”
诸葛亮望着江面,轻摇着羽扇,宽慰蒋干道,“子翼,陛下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忠臣,剩下的事你无需多虑,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蒋干本要争做文聘的主审官,想亲自核查清楚,在他内心还是不太认为文聘会反叛,更不想由自己冤枉一个好人。
面对诸葛亮的劝慰,看到诸葛亮手持羽扇,自信、从容的样子,蒋干心里不由升起一阵信任感,便不再执意。
自从刘辩赏赐羽扇后,诸葛亮深怕遗忘丢了,只好天天随身带着,拿着久了,不自觉的就有了轻摇羽扇的习惯。此形象却让人看得舒心,给人一种信任之感,一时不少人跟风,但都没诸葛亮的韵味。
听闻文聘被公开处刑,周瑜反而没那么开心。一切进展的太过顺意,他嗅到了一丝陷阱的味道,心中总有一种不安感。于是下令所有大军除了正常的巡视,必须坚守在各岗,不得擅离职守,更不能违命迎敌。
眼见周瑜越发龟缩,鲁肃有点着急了起来,找到诸葛亮商议,“孔明,我们的计策被周瑜识破了吗?”
“可以说识破,也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卖着关子说道。
“我们之间就不要打哑谜了,你知道,只要不拿回扬州,我是一直寝食难安!”鲁肃焦虑地说道“我们要不要想想其他计策?”
诸葛亮摇了摇头,轻摇羽扇缓缓说道“静中一个争字,稳中一个急字,周瑜越安静,越沉稳,就说明此刻的他越着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