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帝国教育与入学

推门而入之后,办公桌旁坐的一个是身穿制服,戴着眼镜(眼镜已经逐步推广起来了,分为平常的眼镜,也就是微近视眼,另一种就是特制放大眼镜是用来看文件用的,天子也带算是带起了一阵风。)的中年人,看着带着孩子的夫妻,两人开口说道:"你们是?"

王顺开口说道:"老师您好,我是带我们两个孩子来办理入学手续的。"中年人闻言扫了一眼,然后开口说道:"先坐吧,我给你们倒几杯水。"中年人一边给他们四人倒水,一边说道:"根据特区的政策规定呢,一般来说,我们这种学堂只招收本地户籍生或者是特殊引进人才的子嗣。当然,在本地务工和长期工作的,可以酌情招收,不过呢,不享受一些待遇费用,可能会比前两者的要高一些,但高不到哪里去。两位的情况是?"

王顺连忙开口说道:"哦,我是特区人才引进科引进的建筑系人才。"说完又重背公文,包中掏出一张证明,开口说道:"这是特区人才登记引进处给我开的证明和相关资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年人开口说道:"嗯,王先生还是退伍军官呢?军队期间有没有受过什么奖啊?立过功啊,像是三等嘉奖令这种?"王顺开口说道:"嗯,有回我们营受到了军务署联合嘉奖和一次全军通报嘉奖,令我个人有一个二等嘉奖令?"

中年人闻言,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纸来,开口说道:"我们学堂呢,是公办学堂,学费收费本来就是不贵的呃,王先生刚好是人才引进,再加上还有还是退伍军官有这些荣誉在身的话,可以争取一个杰出退伍军官可以享受一些优待和补贴,麻烦填一下材料,我们过些时时会和有关部门核实。对了,我想问一下,两个孩子的户籍是落户在哪里?"

赵怡开口说道:"嗯,我丈夫在军队期间拿到了特区的户籍。两个孩子的落户地址应该是在东江地区,至于我的户籍则挂靠在老家,不过之前申请了特区户籍。材料申请报表已经通过,还差最后一关背调。"

帝国的户籍制度基本上在圣平年以前处于荒废阶段,天了新政以后似乎也是遗漏。这一方面基本上没有进行户籍制度相关的改革。帝国重点开发的几个地区进行了户籍再次整理工作,本地户籍者在本地购买和相关的资质是有登记证明的,可以享受一定的优待和补贴。

中年人闻言开口说道:"根据规定,本地户籍子女入学是按平常价收费,毕竟属于民政项目。非本地子女要出具无犯罪证明和资质证明和财产证明,通过之后由有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特批入学,当然费用会比本地子民女入籍要贵,当然也贵不到哪里去。王先生是退伍军官,并且还有几个荣誉的话,可以享受一定的优待,这个优待刚好把这个费用抵了,也就是说属于平抵。"

王顺签完关于人才引进资料和退伍军官身份的证明之后,中年人又抽出一张材料,开口说道:"写完这一张材料之后,孩子就可以正式入学。待会我们会对孩子进行面试嗯,孩子之前的成绩以及入读的学堂,请填写一下,过些时我们要去了解。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入学考。"

特区第一中级学堂,除了教室之外,设有医务室可以治疗一些小病,读书室,还有活动中心,操场,还有热水房。

一日三餐的话,是有包餐制度,一般情况下是提供的营养膳食费用呢,是以季度收费,一季度三到五两纹银。由于特区的主流家庭是以双职工为主,所以一般情况下,放学之后夫妻是很少有时间来看娃子的,所以学堂有托管服务嗯,辅导孩子写作业预习功课进行课外活动,营养和思政教育等,这个膳食计划呢,是一日三餐的伙食,还算可以以营养搭配均衡为主,并且还有特供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