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学士根本就没有错,若不是吕惠卿以及李昌祚两人无能,三十万西夏大军可能就要被小苏学士歼灭在定难五州,若是这般发展,不过几年时间,西夏定然便要回归大宋!
所以,就算是要追责,那也是吕惠卿与李昌祚的责任,小苏学士不仅无过,而且有大功!
当下之局面,应当让小苏学士直接指挥三路大军,有小苏学士的指挥,定然可以收拾这等糜烂局面!
大宋朝廷从上到下,已经是吵成了一锅粥。
而赵顼那边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几日的时间,赵顼竟是醒的时间少,昏迷的时间多,醒来的时候,亦是已经认不得人说不的话。
赵顼病重至此,朝廷大臣尽皆心里已经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这般情况之下,西北战事又变成了次要之事。
八月初一,赵顼暂时清醒,听说了此事,王珪率领宰执匆匆来见赵顼,见了面之后发现赵顼人虽然清醒,但却是说不出话来了。
王珪等人赶紧请求赵顼立储,赵顼说不出话来,神情有些着急,但也只好点头首肯。
王珪等人赶紧请来皇太后高氏,请求当下暂时由高太后共同听政。
赵顼亦是予以点头肯定。
至于立储之事,因为赵顼无法言语,因此暂时不敢有人提议,只能说等赵顼能够说话时候再行定夺。
于是高太后暂时代替听政,高太后知道此时局面十分严峻,听政的第一件事,便是下懿旨召回年已八十一岁的四朝元老文彦博,担任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归京,然后提议太后召回西京洛阳修书的司马光。
司马光一到京,便立即上书《乞开言路札子》,建议“广开言路”。
十五日,上《乞去新法病民伤国者疏》,又一次呼吁对贫苦农民不能再加重负担,而且主张新法必须废除,要对农民施以“仁政”。
二十日又上《乞罢保甲状》《乞罢将官状》。
二十五日上《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再次重复他的“为君当有三德”论,重点谈用人赏罚问题,提出保甲法、免役法和将兵法是“病民伤国,有害无益”。
到了三十日的时候,司马光上《乞罢与西夏战事状》,司马光呼吁必须立即停止与西夏的战事,与西夏战事从元丰四年开始,已经绵延将四年时间,国家早就疲敝不堪,百姓苦不堪言,再不停战,国家危矣云云。
令司马光大力抨击苏允,说少年人好战,不惜以国家之命运,搏自家之富贵,必须召回苏允治罪云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