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面谈

说到这里,于洋看着白溪的眼睛。

“最重要的是,市面上没有任何同类品,你们没有竞争对手,这笔钱和直接给到‘白泽通明’口袋里,帮你们开拓市场差不多。”

这也是补贴政策的大忌,一家独大。

甚至行政上,也容易滋生很多问题,留下口舌。

如果白泽通明虚标价格、虚报亩数、瞒报损坏、捏造销量、修改数据、自产自销......

有太多太多漏洞可以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能这也是之前,农业部门没有第一时间插手的原因之一。

一旁的许知文有些不舒服,老板费心费力,到现在为止整个“勾芒”都是只亏不赚,被这么说.......

白溪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提示他注意情绪,至少别表现在脸上。

所谓规则,本就不会让人舒服。

如果今天“海外事业部”的张遥,说为了公司好,要去美国开分公司,需要上亿资金,需要公司大力支持。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他是真的全心全意为公司,不是为了个人利益?

当然有这个可能,并且以公司现在的氛围来说,可能性很大。

那就不对他进行规则上的约束,没有任何管理上的监督么?当然不能。

况且出发点是一心为公司,实际工作不会变么?

国家补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没人有义务,对他100%信任。

所以没必要有情绪。

白溪道:“首先,国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距离一万销量也好,距离10%耕地面积也好,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补贴是一个爬坡过程,当市场成熟,技术进步后,补贴的金额、适用范围,都会出现一个‘退潮’,我相信于组长也很清楚这一点。”

“关键点在于,‘勾芒’有没有必要大力推广,有没有必要去助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