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应该是另一边的雷达车发现了什么,亦或者干脆申请了“虚拟侦察机”。
蓝方真的是武装到牙齿,该有的都有。
还好作战平台一直在移动中。
查打无法做到一体,面对移动目标就容易造成这种情况。
双方的试探,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侦察机、侦查连、雷达车....
候鸟机、巡飞机、微型机....
两方轮番上阵。
然而在情报侦查方面,显然是“智能机械战团”更胜一筹,拥有全域化,常态化的战场洞察力。
随着试探的进行,零星的交火逐渐增加。
天台上,白溪依旧如优雅的指挥家,不断挥舞双手,她已经开始逐渐专注了起来,来应对越来越多的信息源。
在汤谷大厦的时候,她测试过,全神贯注的自己大概可以控制500台以上的仿生飞行器。
当然,操作和操作之间区别很大,全部A上去也是操作,但显然没什么可夸耀的,还是要看具体的精细化程度。
能够插手“即时战场”,进行战术调整,在机械智能的高度组织性基础上,添加一些人类独有的“灵动”,这种情况被白溪认为是“精细化操作”范畴。
她作为这个技术的发起者,自然可以自己定标准。
500的数字也是在这个前提下得到的。
顺带一提,冯阳这方面的水平是30架,多不了一点。
白溪对于“人”和“机械智能”的关系,在这次综合演练中,心态变化是一点一点产生的。
从一开始认为“不该介入”,到现在意识到,人也有着自己的强项,那就是战术上的灵动、战略上的大局观,以及综合信息预判带来的“直觉”。
杨儒耐心的站在一边,看着白溪在那里掌控战场。
从白溪给到的建议上看,未来可以挑选有天赋的人,集中力量培训成“智能指挥官”,不说一人成“团”,哪怕只是一人成“营”,也有着很强的前景。
未来通讯技术获得更多突破,5G乃至6G更强后,就真的是无人化作战了。
多年以后,一些原轨迹里的天才游戏选手,在意想不到的领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而军方也逐渐开始,积极招募那些有天赋的游戏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