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志方掌教心不诚啊。”
“哼,你这身衣袍不错,确实有了几分真人风采。”
李思终究得到了两位掌教的赞叹,特别是志方掌教之言在他听来极为真诚,为此欣喜之余走路亦轻快几分。
周元也算看出来了,三位掌教私交不错,甚至已有相互关照的意思。
想来若非身处不同的国家,又被国朝政事困扰,三派弟子定有并肩作战的可能。
当周元落坐妙法真人身侧、李四落坐玄境真人身侧后,金坛乾元宗的弟子门人明显失落了几分。
他们来时已听掌教说过周元的事迹,多有争斗比试之心,看自己与闻名天下的英才有几分差距。
却不想周元的辈分竟如此之高,近乎与各派掌教平起平坐,使他们无法再言论法之事。
这倒不是金坛乾元宗的弟子畏惧高辈分,而是宗内有制,争同辈第一者为英才,踩师长上位者为蠢材。
他们入道上的第一课便是,师长终会老去,莫以少年悍勇欺体弱老道。
因老道也曾年少,有他们仗剑兴盛一时,方有后辈弟子安心修行的机会。
为此金坛乾元宗内辈分严明,同辈只与同辈争,常年不败继掌教。
相比与金坛乾元那种蓬勃炽烈的争斗之心,霞光净乐观的弟子就太过平和了。
他们听闻周元名号时,只有少数几人生出比试之心。
如今见周元高居上座更是连比试之心也没了,皆想着与周元处好关系,拓展自己的名望与人脉。
“掌教可要下场论法,若你我皆不下场,妙道清源之名应当难有变化。”
忘忧国无忧郡的原安县侯职位有招募兵将、府兵传信之能,李思亦是周元的府兵之一,为此他们之间可以相互传信。
“我不求第一,第二就好。
第一还是让金坛乾元宗拿着吧,这份虚名可增长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生出执人间道门牛耳、为道门脊梁之心。
若无这份信念加身,他们那股斗志难免会疲软,甚至生出依赖同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