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篇第二十二(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帝一听,这穴位还真不少,连忙点头:“嗯,嗯,我记下了。那要是癫疾一开始就让人口歪眼斜,还嗷嗷直叫,心跳得厉害,这又该怎么治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长胡子,说:“这时候啊,你就得候之手阳明、太阳经了。要是左边症状重,你就扎右边的穴位;要是右边症状重,你就扎左边的穴位。还是那句话,扎到出血为止。”

黄帝一听,这左右开弓还挺有意思,连忙追问:“那具体扎哪些穴位呢?”

岐伯说:“手阳明经啊,咱们扎曲池穴。这穴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曲池穴啊,它能清热解表、疏经通络,对于癫疾引起的热证、痛证,那可是有奇效。太阳经呢,咱们扎委中穴。这穴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啊,它可是四大总穴之一,‘腰背委中求’,对于癫疾引起的腰背疼痛,那也是手到擒来。”

黄帝一听,这穴位扎得还挺有讲究,心里头那叫一个佩服:“岐伯啊,你这学问可真不是盖的!那要是癫疾一开始就让人身体僵硬,脊梁骨还疼得厉害,这又该怎么治呢?”

岐伯哈哈一笑,说:“这时候啊,你就得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经了。还是那句话,扎针到出血为止。”

黄帝一听,这针灸疗法还真是无处不在啊,连忙追问:“那具体扎哪些穴位呢?你可得给我说清楚喽!”

岐伯说:“足太阳经啊,咱们扎昆仑穴。这穴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昆仑穴啊,它能舒筋活络、清热安神,对于癫疾引起的下肢疼痛、僵硬,那可是有奇效。阳明经呢,咱们扎足三里穴。这穴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啊,它可是个万能穴,‘肚腹三里留’,对于癫疾引起的脾胃不适、下肢疼痛,那也是手到擒来。太阴经呢,咱们刚才说过太白穴了,就不再赘述了。手太阳经啊,咱们再扎一个后溪穴。这穴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后溪穴啊,它能通督脉、调气血、舒筋活络,对于癫疾引起的头痛、项强、手指及肘臂挛痛,那也是有一手。”

黄帝一听,这穴位扎得那叫一个全面,心里头那叫一个感慨:“岐伯啊,你这针灸疗法可真是博大精深啊!那这些穴位扎下去,患者就能好了吗?”

岐伯摇了摇头,说:“黄帝啊,你这可就问到点子上了。针灸啊,它只是治疗癫疾的一种方法,要想彻底根治,还得靠患者自身的调养。你得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别老想着那些烦心事。还得让患者注意饮食起居,别暴饮暴食,也别熬夜伤神。只有这样,针灸的效果才能持久,癫疾才能彻底根治。”

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对岐伯说:“嘿,岐伯啊,我这心里一直有个事儿,就是想不通,你说这治癫疾到底有啥妙招儿啊?”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长长的白胡子,说道:“黄帝啊,这事儿你可问对人了!要说治癫疾,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慢慢来,还得讲究方法。来,我给你细细道来。”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治癫疾的人啊,你得先跟患者混得熟熟的,整天跟他待一块儿,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找出他身体里的那些‘小叛逆’——也就是病灶所在。这就像咱们找宝藏,得一点点地探索,对吧?”

黄帝点了点头,一脸认真地听着。

岐伯接着说:“等这病一发作,嘿,你看准了时机,对那些‘小叛逆’们进行‘大扫除’——用针灸或者拔罐啥的,把病气、邪气给泻出去。泻出来的血啊,你得找个葫芦瓢儿装起来,为啥呢?因为这血里头可都是病家伙的‘罪证’啊!等到下次病再发作的时候,你一看那葫芦瓢儿里的血,哟呵,它自个儿就开始跳起舞来了,这说明啥?说明病家伙还在里头闹腾呢!”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觉得这方法真是又神奇又好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岐伯也跟着笑了几声,然后话锋一转:“但是啊,要是那血不动弹了,咋办?这时候,咱们就得使出杀手锏了——灸穷骨!这穷骨啊,其实就是咱们现在的骶骨,也就是屁股沟上头那块儿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