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篇第二十二(四)

岐伯微微一笑,说:“当然有啦。皇上您看,这治疗癫狂啊,咱们得先从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上下功夫。为啥呢?因为这三条经啊,跟人的神志、情绪关系最密切了。咱们针灸这些经络上的穴位,就能帮助病人把心火降下来,让心神安定下来。”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那具体要扎哪些穴位呢?”

岐伯说:“这事儿啊,咱们得一步一步来。首先呢,咱们得扎足太阴脾经上的公孙穴。这公孙穴啊,就在脚内侧,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您看啊,这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咱们针灸公孙穴,就能健脾和胃,调理气血,让病人的心神得到滋养。”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有道理。那接下来呢?”

岐伯接着说:“接下来啊,咱们得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委中穴。这委中穴啊,就在膝盖后面,腘窝的正中间。您看啊,这膀胱经啊,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咱们针灸委中穴,就能帮助病人把体内的毒素和邪气排出去,让心神得到清净。”

黄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那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呢?”

岐伯说:“足阳明胃经啊,咱们得扎足三里穴。这足三里穴啊,就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您看啊,这胃是仓禀之官,咱们针灸足三里穴,就能帮助病人调理脾胃,增强食欲,同时还能安神定志,让病人心神安定下来。”

黄帝一听,觉得岐伯说得头头是道,于是又问:“那接下来呢?手太阴肺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怎么办?”

岐伯说:“接下来啊,咱们得扎手太阴肺经上的太渊穴。这太渊穴啊,就在手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您看啊,肺主气,司呼吸,咱们针灸太渊穴,就能帮助病人调理肺气,增强呼吸功能,同时还能安神定志,让病人心神得到安宁。”

黄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那手太阳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呢?”

岐伯说:“手太阳小肠经啊,咱们得扎后溪穴。这后溪穴啊,就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您看啊,小肠啊,是分清浊的,咱们针灸后溪穴,就能帮助病人调理小肠功能,让清浊分明,心神得到清净。至于手阳明大肠经啊,咱们得扎合谷穴。这合谷穴啊,就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您看啊,大肠啊,是传导之官,咱们针灸合谷穴,就能帮助病人调理大肠功能,让大便通畅,心神得到舒畅。”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可真是个宝贝啊!这针灸之道,竟然如此神奇!”

岐伯一听,也笑了:“皇上谬赞了。其实啊,这针灸之道啊,博大精深,我只是略懂皮毛而已。不过呢,说到这癫狂症啊,还有个特殊情况呢。”

黄帝一听,连忙问:“哦?什么情况?”

岐伯说:“有些狂症啊,是新发的,病情还没那么严重,这时候咱们就不能按照上面的方法来治疗了。咱们得先扎足厥阴肝经上的曲泉穴。这曲泉穴啊,就在膝内侧,胫骨内髁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点的前缘凹陷处。您看啊,肝主疏泄,咱们针灸曲泉穴,就能帮助病人疏肝解郁,让心情变得舒畅起来。”

黄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那要是扎了曲泉穴还没好呢?”

岐伯说:“要是扎了曲泉穴还没好啊,那咱们就得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针灸足太阴、太阳、阳明经的穴位。同时啊,咱们还得在病人的骨骶部位施灸。这骨骶啊,就是尾巴骨那块儿,咱们灸上个二十壮,就能帮助病人温补阳气,驱散寒邪,让心神得到温暖和安定。”

黄帝继续问:“岐伯啊,我这心里一直有个疑惑,就是那个癫狂风逆,你知道吧?就是那种突然发疯,然后又四肢肿得跟馒头似的,身上还湿漉漉的,时不时还打个寒战,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还真是个好奇宝宝。”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哎呀,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癫狂风逆啊,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疾病加上身体的一些异常反应。这人要是得了这病,那可就惨喽,四肢会突然肿起来,就像被谁偷偷打了气一样。身上呢,还总是湿漉漉的,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更有趣的是,他还会时不时地打个寒战,就像突然看到了鬼一样。”

黄帝一听,差点没笑出声来:“你这形容得也太生动了吧!那,这病该怎么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