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病篇第二十四(五)

接着,岐伯又带着黄帝看了看脚:“你看啊,这脚上第四趾和第五趾之间,有个缝缝,缝缝后面一点点,有个凸起来的小骨头,骨头后面就是‘侠溪’穴啦!它可是脚上的‘听力加强版’哦!你要是觉得光靠手上的后溪穴还不够劲儿,那就再加上它,保证你听力嗖嗖往上涨!不过啊,这脚上的穴位扎起来可得小心点儿,毕竟脚离心脏远点儿,血液循环没手上那么顺畅,扎错了地方可就容易出事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嗯,岐伯啊,你这提醒真是及时雨啊!以后我扎针的时候一定找专业医生,绝不瞎折腾!”

岐伯又带着黄帝摸了摸耳朵前面:“你看啊,这耳朵前面有个小窝窝,窝窝里头有个动脉在跳,那就是‘听宫’穴啦!它可是个活生生的‘听诊器’哦!你要是觉得耳朵里嗡嗡响,像有只小蜜蜂在里头采蜜似的,那就多按按它,或者拿针轻轻扎一下,保证你耳鸣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啊,记得扎针的时候得找准位置,别扎到动脉上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太逗了!以后我耳鸣的时候就想想你这‘听诊器’,保证立马心情大好,耳鸣也跑得远远的!”

岐伯又指了指黄帝的中指:“你看啊,这中指指甲根儿后面一点点,有个凸起来的小点点,那就是‘中冲’穴啦!它可是个名副其实的‘消鸣神器’哦!你要是觉得耳朵里嗡嗡响个不停,像有只苍蝇在里头绕圈圈似的,那就多揉揉它,或者拿针轻轻扎一下,保证你耳鸣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啊,记得揉的时候别太用力了,毕竟这中指可是咱们最常用的手指之一呢,弄疼了可就不好了!”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岐伯啊,你这穴位讲解真是既实用又有趣!以后我耳鸣的时候就多揉揉中冲穴,保证让它成为我的‘消鸣神器’!”

最后,岐伯还带着黄帝看了看脚:“你看啊,这脚上大趾和二趾之间有条缝缝,缝缝后面一点点,有个凹陷的小窝窝,那就是‘行间’穴啦!它可是脚上的‘耳鸣克星’哦!你要是觉得耳鸣得厉害,光靠手上的中冲穴还不够劲儿,那就再加上它,保证你耳鸣立马跑得远远的!不过啊,这脚上的穴位按摩起来可得有点儿耐心哦,毕竟脚离心脏远点儿嘛,血液循环没手上那么顺畅呢!”

黄帝一听,乐不可支:“岐伯啊,你这穴位讲解真是太棒了!以后我耳鸣的时候就多揉揉行间穴和中冲穴这对‘黄金搭档’,保证让它们成为我的‘耳鸣终结者’!”

黄帝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哎,朕想知道,为啥有的人脚大腿(足髀)抬不起来呢?这事儿得还得问问岐伯。”

于是,黄帝推了一下岐伯:“岐伯啊,你给朕讲讲,这足髀不可举,到底是啥道理?”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又开始琢磨人体奥秘了。”但他表面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皇上啊,足髀不可举这事儿,咱们得从侧面入手,找到那个关键的枢纽位置。您知道吗?在中医里,这叫‘环跳穴’,用员利针轻轻一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过啊,大针可千万别用,那可就捅娄子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环跳穴?这名字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快给朕讲讲!”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既专业又幽默的讲解:“皇上,这环跳穴啊,它位于咱们臀部的外侧,具体来说,就是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您想象一下,这穴位就像臀部的一个小开关,一旦它堵了,足髀这块儿就抬不起来了。所以啊,咱们得用细长的员利针,轻轻一点,把这开关给打开,问题就解决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道:“哈哈,岐伯啊,你这针灸术可真够神奇的!那环跳穴除了治足髀不可举,还有啥别的用处吗?”

岐伯笑了笑:“皇上,这环跳穴啊,作用可大了去了!它不仅能治疗腰腿疼、下肢痿痹这些常见毛病,还能缓解坐骨神经痛、风湿痹痛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所以啊,咱们中医常说,‘针灸一穴,百病可除’,这可不是吹牛的!”

黄帝又对岐伯说:“岐伯啊,我这心里头有个事儿,老想着得弄明白。你说这‘病注下血’到底是个啥原理呢?是不是跟咱们平时吃的火锅太辣有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