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说:“生气有什么用,杀过去就是挑起战争!”
“至少应该杀他们几个平民泄愤!”瘦子也知道不应该杀平民,此时实在是气急了。
“确实,西辽这帮狗东西太缺德了,据说那个农家女孩才八岁!八岁的小孩子,他们也下得去手!”胖子狠狠咬了一口羊肉,仿佛在咬西辽士兵的肉!
瘦子一拍桌子!“窝囊!窝囊啊!咱们雁门郡人活得真他娘的窝囊!”
“西辽就是豺狼,我听说他们一直在勤于练兵,随时准备找机会咬大乾一口。”
“西辽的野心,连三岁孩子都知道,哎,可惜……”瘦子没再说下去。
元盛三人默默听着,刘鸿飞很气愤,“狗日的西辽兵,畜生一样的狗杂碎,他娘的就会欺负咱的平民!”
随后他压低声音说:“也不知道当今圣上怎么想的!”骨头就这么软,刘鸿飞总算有点理智,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口。
以前他在冀州不知道大乾的百姓这么受欺负,如今来雁门郡一听,顿时觉得窝囊极了。
“不行,我要努力读书,我要考进士,只有身居高位我说的话才有人听。”刘鸿飞仿佛觉醒了一般。
以前他读书是因为不管是家人,书院,还是普通人都说要努力读书,读书才能有出息,他比较聪慧,也听话,一路走来好好读书。
如今他内心生出一股强大的驱动力,他要中进士,他要做大官,他要为百姓说话。
元盛和范志远二人坐在刘鸿飞的两边,两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道:“鸿飞,加油!”
“鸿飞,以你的聪明才智,只要你努力,会试一定高中。”
二人鼓励好友,但他们心中明白,既然西辽的野心三岁孩子都知道,乾帝不知道吗?只不过不愿意相信罢了。
刘鸿飞听到好友坚定的支持,信心更足了。
隔壁桌的胖子和瘦子,见三人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郁闷的心情好了两分,希望这些读书人能为他们雁门郡说话。
雁门郡也是大乾的一部分,不能对他们不管不顾,听说朝廷以各种理由,延迟军饷,朝廷不能让他们雁门郡自生自灭。
三人吃完饭,回到客栈状元轩,听到一众学子正在讨论这次科举的试题。
“谁能想到这次的策论竟然与疫病有关,也不知道哪个书院的先生,押对题目了。”
“我估计没有压中的,太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