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有个词叫**“边际效用递减”**:再美的脸,看久了也会习惯;但一个真正有趣灵魂,能带来复利般的幸福感。婚姻的长期效用,在于“持续的情感回报”,不是“初次的感官刺激”。
?
三、预算约束:现实资源决定选择空间
你说得对——“如果财力雄厚,可以选包装精美的德芙”,这是实话。在**预算约束理论(Budget Constraint Theory)**中,每个消费者都在自己的收入和价格框架下做选择。如果你是社会顶尖的“高价值个体”,你可以选又美又有趣的对象(德芙的极致版本)。因为市场是双向的,你能吸引到也能匹配得起。
但绝大多数人并非在“无限预算”下择偶,而是在“有限资源”中权衡:
? 我希望ta长得好看(包装)
? 我希望ta个性温柔(口感)
? 我希望ta家庭条件好(耐放)
? 我希望ta能一起成长(营养价值)
理性人在面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会做一个效用最大化选择:在所有备选方案中,找一个**“综合效用/价格比”最高的人**。这时,外貌高分但性格扣分者,其“性价比”反而不如性格极佳但外貌中等者。
在“吃不完的糖”设定下(即长期伴侣),选择“样貌普通但有趣、善良、勇敢的德芙”是最优解。
?
四、行为经济学:外貌偏误与系统性认知偏差
你所描述的现象,其实也和**行为经济学中的“外貌偏误”(attractiveness bias)**高度吻合。人们普遍会对外貌更好的人产生“光环效应”(Halo Effect),自动认为他们更聪明、更有趣、更善良、更值得信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偏误,尤其在恋爱初期表现明显,使得很多人“以貌取人”,结果进入关系后才发现性格不合、三观有差、无法沟通。最终的结局是后悔、冲突、分离。
所以,行为经济学的建议是:决策前拉长观察周期、降低冲动评分、加强内部属性评估。换句话说,别被糖纸闪到眼,而是多试着“尝一口”,甚至“吃一段时间再下决心”。
?
五、机会成本:你以为选择了美,可能放弃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