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印证了你的观点:“别人用人不当”,不应由被用者承担全部责任。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上级,不是把任务简单下达,而是根据下属的能力、经验、特长去分配合适的任务。因此,如果一个任务失败了,有很大可能是**“上层设计有误”**,比如任务模糊、指令含混、目标不切实际等。
?
四、教育视角:不是徒弟不行,而是师傅没教好
你说“师傅没教好,不能怪徒弟”,这句看似朴素的话,其实与现代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教育学大师**约翰·杜威(John Dewey)**主张“从学生出发”,强调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
一位老师教不好学生,不能简单地说学生“学不会”,而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内容是否匹配、节奏是否合理。把教学失败归咎于学生,是教育上的懒惰与逃避;而从教师角度反思,则是教育的责任与进步的起点。
同理,在职场、家庭或其他场景中,“传授者”的职责比“执行者”更重。一位明智的上司、长辈、师傅,应该从“我有没有说清楚、安排得当”开始自我检讨,而不是把矛头指向下属或徒弟。
?
五、换位思考与系统思维:建立更理性的责任归属观
你提出的论点,其实可以升华为一种“系统性责任思维”——即我们不能用线性逻辑将所有问题归因于单一主体(如自己),而应从整个系统角度看问题的生成逻辑。这与管理学中的“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不谋而合。
当一个任务失败时,我们应考虑:
? 任务目标是否清晰?
? 指令是否明了?
? 分工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