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教廷

此刻天气进入酷暑,炎热无比,风里都裹挟着滚滚热浪,无丝毫的凉意。

赵倜没有骑黑玫瑰,而是乘了那匹高大河曲马出来,这马速度很快,就是有些桀骜,不过路上训了两遭,已然服服帖帖。

一路走河套之地,向上进入无际大草原,正值天苍苍野茫茫,草高掩牛羊的时节。

草原并没有固定路途,但牧人常走的地方比别处容易分辨,几人沿着放牧痕迹前行,可以路过水源,也可以追到牧户,购买吃的东西。

不知不觉几天已过,天气开始变得凉爽,此刻已经跑出两三千里开外,进入了可敦城的范围。

可敦城名义上归辽国上京道管理,设有北庭都护府,建安军节度使司,同时也是西北路招讨司的驻地。

但这块地界却与上京临潢府,辽国的朝廷中枢有些疏离。

可敦城位于上京道漠北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辽国西北边疆的军事重镇。

这里除了正常的辽国边疆守军之外,还常年驻扎了两万精锐骑兵。

这两万精锐骑兵有些特殊,既不受宣,也不受调,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过死命,不论国家到了什么地步,哪怕就算灭亡,上京失守,可敦城的两万骑兵也不许南下。

是以,此处才有辽国后启之地的称法。

但也正因为耶律阿保机的高瞻远瞩,透过层层时光,看到一缕模糊的未来,洞悉先机,才使得辽国国祚绵远悠长。

金灭辽国,耶律大石西北远行可敦城,会七州十八部王众,在此自立为王,与金国拉扯长达五六年之久。

然后在天会九年,耶律大石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祖宗,整顿上万军兵向西进发,远征西方各处,最终建立了西辽,而百余年之后,金国亡而西辽却未亡。

可敦城是军镇,但也有不少百姓在此居住,尤其城外各处,散落着无数帐篷毡房。

这里草原各族混杂,除了汉族稀少外,其他几乎什么族都有,包括大西北面的基辅罗斯人。

而军兵更是不止契丹,有渤海人,女真人,也有鞑靼人,其中一部分则是流放发配的罪兵。

萧峰前方带路,并没有进可敦城,而是在城外一户草原鞑靼家中住下。

他上次来时就住在这家,因为是契丹的身份,所以并未受到任何怀疑,而且被热情款待。

此番再来,这家更为喜出望外,因为上次萧峰走时留下不少银钱,足抵半年放牧的收入。

晚上这家杀羊款待,四人在帐篷中边吃喝边商议事情。

可敦城进入不进入其实关系不大,因为萨满教廷并非设在城中,而是在城北三十里外,占据一片极为庞大的地方。

萨满教虽然于上京那边被佛教压了一头,但在广袤大草原上却还是信奉者居多。

毕竟萨满教可以给人医病,人们生病先采草药,待治不好后就会求助萨满,萨满的请神疗法类似祝由术,不以使用药物为主,而是通过符箓、祈祷、驱鬼逐邪,甚至请神上身治病。

至于真有神假有神却两说,但单纯的心理诱导,还有精神疗法,确实可以治愈一些病症。

萨满教并没有教主一职存在,教中的大祭司,二祭司做主事务,下面还有七方祭司,四名负责东南西北四面,三人负责教廷正中位置。

萧峰所遇到的那名老者,是七方祭司之首,坐镇教廷,实际上也是萨满教大祭司、二祭司下面的第一人。

此刻距离他约战那老者还有两天时间,定在后日的午时,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吃完了饭,天色已是不早,几人开始安歇,第二天大早起来收拾完毕,先进入可敦城逛了一圈,然后往北向萨满教廷而去。

赵倜打算先看看这教廷是何模样,四周如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晚上再来查探一番。

出城向北,就见沿途居住的牧民比可敦城南边还要多,也说不上是部落村子之类,总之帐篷毡房连连绵绵,延伸而去。

三十里不远,没用多久便已到达,这时就看前方草原上庞大广硕的地方,以苍岩粗木大石等物垒成了一大片建筑群,占地足有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