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现在的日子也不白等着啊,李家这一家四口这不收拾着,有儿媳妇这个名号在,起码她不杀人放火,外人就管不了。
……
一场初雪迎来了冬季,刘嫣往镇上跑得更勤了,她大冬天揽洗衣服的活。
冬天村里人们都发愁洗衣服,听闻刘嫣一分钱洗五件衣服,人们纷纷来占便宜,挑最难洗的拿给她。
这正合刘嫣的意,她转手将衣服送到镇上李家。
他们家四口人指望李晓东一个人的津贴养活,可惜现在刘嫣以妻子的身份领,根本不经他们的手。
一家子冬天连火都生不起,更别说口粮紧缺,日子过得紧巴巴,就盼着儿子回来收拾刘嫣,可儿子就是不回来。
刘嫣让他们起早贪黑干苦力洗衣服,才勉强施舍一点口粮给他们。
倒也不至于赔了粮食钱,因为洗衣服挣的钱差不多能顶口粮钱。
刘嫣本来就没想靠这挣钱,纯粹是为了让他们受苦受难,大冬天洗衣服太折磨人,又是风湿又是冻疮,晚上疼的都甩不过来。
前世刘嫣冬天生冻疮,疼的一宿睡不着,开春痒的抠破流脓水,更是透心骨的痒难受,李家人还到处和邻居们说她矫情。
这回换他们都感受一下。
当然,村里人压根不知道他们的衣服是李家人洗的,还纷纷感慨刘嫣可怜,大冬天的接洗衣服的活,为了挣那几分钱。
有的人甚至私下给她说二婚带三娃的老男人,让他趁早离开李家改嫁。
碰上这些人,刘香刘珍直接开骂,刘家夫妇也拿扫帚将人赶出去。
现在他们被刘嫣操练的性子不像原先那么软弱,面对调侃嘲笑不再是沉默憨笑,而是敢回手回口了。
没过多久,村里人讨论的八卦不再是刘嫣了,因为刘家村迎来了首批下乡知青。
知青有男有女,十来号人,都是从城里来的,一时间成了村里人讨论的热点。
就是时间赶的不巧,大冬天的来这么多人,又要生火用柴火,又要用粮,还要有个住处。
村里大队愁的不行。
一听说要给知青安排住处,村里家家户户都说没空房,不愿意让住。
村长自知这也是权宜之计,因为后续还要有知青来,住村民家也不是法子。
他再三考虑一下找上了刘家,提着一篮子鸡蛋热情的上门拜访。
“刘老弟,你家隔壁不是还空着两间大房,这回你可得帮帮我,这上面突然给安排下来这么一伙人,实在是没住处给他们安排,一个个又都是城里来的麻烦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