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梦里啥都有!

但是,这不过是士绅的盛世,与百姓何干?

朱权继续问道:“既然如此,刘掌柜为何还要做这生意?”

刘掌柜无奈地说道:“不做又能如何?我一家老小都指望我这生意糊口,若是不做,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况且,我自认为以诚信为本,又没有骗过谁。”

“刘掌柜,那你觉得我做什么生意最合适呢?”

此时,刘掌柜喝多了,摇着头嗤笑一声,笑道:“你若真是皇商,无论是丝绸、茶叶、盐巴……都能赚大钱,可你不过是个办假证的……”

“办假证的咋了?”

“那你就去做粮食买卖吧,江南盛产稻米,你准备个几万两银子,买几十万斤稻米,就往家里那么一放,然后静待时机吧。”

朱权激动地问道:“难不成是赚大钱的时机吗?”

“屁,若是你真的能赚大钱了,那士绅们是干什么吃的?粮价是由士绅们控制的,只要你敢抛售稻米,士绅们立马就会压低价格,让你赔个底朝天。”

“说到底,还是赔钱啊!”

“废话,像你这样的愣头青,干啥不是赔钱啊。做个粮食买卖,以后还不至于饿死在大街上。”

“小老弟啊,你听老叔一句劝,老叔吃过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更何况,我们经商的人都是以诚信为本,不像你们办假证的,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啊……”

朱权傲然回答道:“我听闻,商贾最是狡诈,你越是表现的殷勤,我越是不敢相信你!”

刘掌柜拍着胸脯说道:“那都是老皇帝胡说八道,他只当过乞丐,又没有从过商……我祖上知道是谁吗?是给商鞅扛木头的,正所谓立木为信。”

随即,两人便开始说出各种典故。

借着酒劲,刘掌柜渐渐与朱权探讨起了哲学。

两人的文化就算不是旗鼓相当,也称得上半斤八两,不管这些典故合适与否,几乎是拿来就用,什么商圣范蠡与西施不得不说的事;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