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你们真该死啊!

“陛下,朱文正乃是太上皇的亲侄儿,朱守谦又是朱文正的儿子……深受太上皇喜爱。因为他没有任何军事才能,故而太上皇封他为靖江王,庄园设在苏州……”

“这么多年来,朱守谦的地盘庞大无比,您如果贸然对他动手,恐怕其他勋贵更加畏惧。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宜多生事端啊!”

朱权不屑的骂道:“朕乃天下共主,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不过是个小小王爵,杀了也就杀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朱权一开口,就证明了他和老朱乃是一脉相承。

方孝孺摇头道:“不妥,要不先搜集他的罪状吧,等新政推行后,再慢慢对他动手,不引起其他勋贵的恐慌。”

朱权没有说话,又深深叹了一口气。

都是父皇留下的祸根啊,父皇当了三十年的皇帝,咋就能感情用事呢?朱文正立下的功劳,关朱守谦什么事?

朱权思索着如何完善大明的监察制度,不过现在制度已经很严苛了,天下官员和士绅战战兢兢的,倘若再加强监察,恐会造成混乱啊。

当朱权抵达府衙时,李程战战兢兢的,额头微微沁出汗珠,慌忙跪地,行了大礼:“知府李程,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权看着跪在地上的李程,眼神中满是怒意,冷哼一声,问道:“李程,你担任知府几年了?”

“有三年了。”

“才三年啊!三年就把苏州治理成这个鬼样子?若是再让你治理十年,苏州城是不是士绅遍地走,百姓不如狗啊?!”

朱权愤愤的骂道:“你这个知府是怎么当的?士绅们不配合施行新政,勋贵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你却视而不见,你想干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是百姓的父母官,还是士绅和勋贵的奴仆?!”

听着朱权的斥责,李程脸色变得煞白,他连忙磕头,解释道:“陛下息怒,无论是士绅还是勋贵,位高权重,势力盘根错节,朱守谦身为靖江王,我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那城外的难民呢?是不是你赶出去的?故意制造苏州一派祥和的景象?你这般包庇,到底有何目的?”

李程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嗫嚅的解释道:“臣是为了苏州的稳定……唯有稳定,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望陛下明察啊,臣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放屁!”

朱权心中的怒火更旺,厉声说道:“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本应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可你却畏首畏尾,只顾自己的安危,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你还有何脸面坐在这知府的位置上?”

“陛下,臣知错了,臣愿戴罪立功。”

朱权冷哼一声,说道:“从今日起,你要全力配合朝廷,负责安抚百姓。若你再敢有丝毫懈怠,朕定不轻饶!”

“是,是!”

在苏州的见闻,让朱权产生了很多想法。

无论多强硬的吏治,处理再多的士绅与勋贵,那些富人还是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搜刮百姓的钱财。

这是人性之恶,很难根除。

而只要有这样的人存在,朝廷无论施行多好的政策,到最后都变成了恶政。

如何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呢?

朱权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

难道创立臭名昭着的东厂吗?

起用一大批宦官,让宦官和士绅们打擂台?

还是不妥,宦官有了皇权的支持,固然能够和士绅们掰手腕,但是大明的国力在这样的消耗中,也会越来越弱。

必须将士绅的目光从百姓身上挪开,让他们不再惦记百姓的一亩三分地。

想到这里,朱权眼前顿时一亮……老秦人是如何做到全国上下一心,就是因为军功制的存在,把国内各个阶级绑到了一块。

欺压百姓赚来的钱财,哪有掠夺别国赚的钱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