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漫长的等待

注射过程中,凌霄的手微微颤抖,那是极度紧张与期待交织的结果。每一次推动注射器,都仿佛在为生命的可能性下注。这两只小鼠,承载着无数患者的希望,也承载着凌霄多年来的心血。

注入完成后,凌霄将小鼠小心地放回特制的观察笼中。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小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起初,小鼠们似乎没有任何异常,依旧在笼子里正常地走动、进食。凌霄的心却始终悬着,他知道,药效的显现或许需要时间,而这等待的过程,每一秒都如一年般漫长。

一天过去了,两只小鼠的状况出现了明显差异。基因模组为 A 的小鼠,行动变得迟缓,原本活跃的它,如今大部分时间都蜷缩在笼子一角,呼吸也略显急促。凌霄的心猛地一沉,迅速记录下这些变化,同时在脑海中飞速思索问题所在。是酶对这种基因模组的小鼠产生了不良反应?还是剂量出现了偏差?

反观基因模组为 B 的小鼠,情况则截然不同。它不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反而看起来更加活泼,原本有些轻微炎症的迹象也似乎消失了。凌霄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一积极的变化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赶忙对 B 小鼠进行各项指标检测,数据显示,小鼠体内的炎症因子大幅下降,运动神经元的活性也有所提升,就连铁积累的情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凌霄兴奋地在实验室里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有效果了,真的有效果!” 但很快,他又冷静下来,一只小鼠的良好反应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初步的结果,还有太多未知等待解答。他决定增加实验样本数量,同时调整对 A 小鼠的实验方案。

接下来的日子,凌霄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他每天早早来到实验室,仔细观察每一只小鼠的状态,记录下哪怕最微小的变化。随着实验的推进,越来越多基因模组为 B 的小鼠展现出积极的效果,降转铁蛋白超级酶似乎真的在它们身上发挥了作用,抑制了疾病相关症状的发展。

然而,A 小鼠的情况却依旧棘手。无论凌霄如何调整剂量、改变注射方式,大部分 A 小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有些小鼠的病情还出现了恶化。凌霄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焦虑之中,他不明白,同样的酶,为何在不同基因模组的小鼠身上会产生如此天壤之别。

为了找到答案,凌霄开始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国内外的科研专家进行交流探讨。在一次线上学术会议中,一位资深的遗传学专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不同基因模组的小鼠,其体内的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这或许会影响超级酶与小鼠体内细胞的相互作用方式。

凌霄深受启发,他决定从基因层面深入研究。他与团队成员一起,对 A、B 两种基因模组的小鼠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试图找出那些可能影响超级酶效果的关键基因。经过数周的艰苦工作,他们终于发现,在 A 小鼠的基因中,存在一个特殊的基因片段,这个片段会编码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与超级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甚至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找到问题的根源后,凌霄并没有立刻松一口气。如何绕过这个基因障碍,让超级酶在 A 小鼠体内也能发挥作用,成了摆在他面前的新难题。他尝试设计一种特殊的分子载体,将超级酶包裹起来,使其能够避开 A 小鼠体内的 “干扰蛋白”,顺利到达目标细胞。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优化,凌霄终于成功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载体。他迫不及待地在 A 小鼠身上进行实验,这一次,当他将包裹着超级酶的纳米载体注入小鼠体内后,紧张的心情达到了顶点。

第一天,小鼠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凌霄稍稍松了口气。第二天,小鼠的行动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原本萎靡的状态逐渐改善。到了第三天,各项检测数据显示,A 小鼠体内的炎症、铁积累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缓解,运动神经元的退化也得到了抑制。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凌霄激动地大喊起来,整个实验室都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氛围中。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压力都烟消云散,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

但凌霄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从小鼠实验到人体临床试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迅速整理实验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准备向相关机构申请临床试验许可。

在申请过程中,凌霄面临着来自各方的严格审查。专家们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诸多问题。凌霄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补充材料,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他们收到了临床试验许可的通知。凌霄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床试验的筹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凌霄招募了一批符合条件的渐冻症患者志愿者,在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实验的目的、流程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愿意参与,为攻克渐冻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