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总,再这么下去,咱们在神经医疗市场这块阵地怕是守不住了。研发投入太大,销售渠道又受阻,现在和那些新兴药企拼价格战,我们根本耗不起。” 市场部总监的声音带着几分焦虑与无奈,打破了会议室里令人窒息的安静。
赵鹏程靠向椅背,揉了揉太阳穴,心中暗自思忖:这场毫无意义的竞争,已经将泰和拖入了深渊。如果不能及时止损,寻求新的出路,恐怕整个集团都将万劫不复。他脑海中突然闪过凌霄的身影,那个在神经医疗领域独树一帜,凭借神经赋活生命水崭露头角的天才研发者。或许,合作才是破局之道。
当晚,赵鹏程在办公室里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拿起电话,拨通了凌霄的号码。电话那头,凌霄听到赵鹏程提出合作的想法时,着实吃了一惊。在他的印象中,泰和集团一直将自己视为竞争对手,处处打压,如今这转变来得太过突然。但作为一个理智的创业者,他很快冷静下来,开始权衡利弊。
“赵总,你的提议很意外。不过说实话,我知道泰和在医药行业的底蕴,有你们的资源和渠道支持,对神经赋活生命水的推广和降低成本肯定有帮助。只是,合作涉及到技术共享,这对我来说是非常谨慎的事,得好好考虑。” 凌霄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凌博士,我理解你的顾虑。但现在市场形势严峻,我们彼此消耗下去,只会让其他竞争对手坐收渔利。只有携手,才能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也能让我们在行业里站稳脚跟。” 赵鹏程诚恳地说道。
挂断电话后,凌霄陷入了深思。他回想起自己研发神经赋活生命水的初衷,是为了帮助那些被神经系统疾病折磨的患者,让他们重获新生。如果能借助泰和的力量,实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普及,无疑能让更多人受益。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凌霄决定与赵鹏程展开谈判。
多轮谈判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着。双方团队为了各自的利益据理力争,每一个条款、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激烈讨论。从技术入股比例,到生产基地的选址、管理模式,再到利润分配方案,无一不是难点。但好在,双方都怀揣着推动神经医疗领域发展的共同愿景,在一次次的僵持与妥协中,逐渐找到了平衡点。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凌霄和赵鹏程在合作协议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医药行业瞬间炸开了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业内人士也议论纷纷。有人赞叹这是一场 “巨头与天才的强强联合”,有望引领神经医疗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商业利益瞬息万变,这种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未来矛盾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凌霄和赵鹏程对这些外界的声音充耳不闻。他们深知,合作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目标坚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新的生产基地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而专注地工作着。随着生产线的不断优化,神经赋活生命水的产量稳步提高,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的医院和药房。
与此同时,研发团队的实验室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科研人员们穿着白大褂,戴着护目镜,在各种精密仪器前忙碌穿梭。他们以神经赋活生命水现有的配方为基础,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尝试着加入新的成分、调整配比,力求研发出效果更显着、价格更亲民的产品。凌霄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与团队成员一起探讨实验数据、分析问题,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始终闪烁着对科研的执着与热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天清晨,城市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赵鹏程便已奔赴在拜访各大医疗机构的路上。他穿梭于各个城市,行李箱成为了他最亲密的伙伴。
每到一家医疗机构,他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与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他熟练地打开演示文稿,屏幕上展示着神经赋活生命水的研发背景、科学原理以及令人振奋的临床试验数据。他详细地介绍合作后这款产品能为医疗机构带来的全新治疗方案,描绘着它在临床应用中为患者缓解病痛、重燃希望的美好愿景,争取更多的临床应用机会。
与此同时,供应链管理的繁杂事务也时刻占据着赵鹏程的思绪。他深知原材料供应是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根基,丝毫马虎不得。在与供应商的沟通协调中,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与细致。
他频繁地与供应商的负责人通电话、开视频会议,从原材料的源头把控品质,要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质量检测报告,确保每一批次的原材料都符合严格的标准。在成本控制方面,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与供应商反复商讨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最合理的成本区间。为了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他甚至亲自前往供应商的生产基地考察,深入了解生产流程和库存情况,提前规划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
在赵鹏程不知疲倦的努力下,泰和集团的神经赋活生命水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销售渠道如同春日里的藤蔓,一点点地向四周延伸、打开。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对这款产品产生兴趣,一些大型医院率先尝试引入,进行小规模的临床应用。患者们在使用后,反馈良好,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也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提升。公司内部,团队成员们士气高涨,仿佛看到了这款产品在医疗市场大放异彩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