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萧峰的治国措施 二

结果1114年女真切断了辽东商路,这就相当于断了辽国的财路,经济命脉一下子就瘫痪了。

小主,

祸不单行,从1065年开始,各种自然灾害就没停过,1118年还闹了大饥荒。

这一闹,马匹数量锐减,1083年的时候,六成战马都被冻死了。

辽国本来的“因俗而治”二元制度,在这种危机时刻也暴露出了大问题。

辽国没办法把经济和文化整合起来,就像一个散架的机器,根本运转不起来。

辽国的灭亡,可不是单纯因为军事打不过。

而是政治腐败、民族压迫、制度僵化这些问题一起爆发,导致整个国家系统崩溃。

金国呢,靠着灵活的战术、社会改革和民族统战,成功实现了从弱到强的逆袭。

就像《金史》里说的,金军打仗每次都先发制人。

而辽国这边不修武备,府库空虚,在内外交困之下,只能走向灭亡。

所以萧峰望着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心中却并无多少初登大宝的喜悦。

他深知,自己如今虽已坐拥辽国帝位,可摆在眼前的,却是个棘手至极的烂摊子。

朝堂之上,党争不断,各方势力为了私利明争暗斗,政令难行。

官场之中,腐败成风,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之事屡见不鲜,行政效率低下。

军队之内,纪律松弛,训练敷衍,装备陈旧,战斗力大不如前。

民间更是民生凋敝,百姓在沉重的赋税徭役下苦苦挣扎,怨声载道,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但萧峰何许人也!

他骨子里的豪情壮志与担当从未被这重重困境所磨灭。

萧峰握紧拳头,目光坚定,心中已然下定决心。

他一定要以铁腕手段、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

整治官场、强军练兵、安抚百姓、化解矛盾。

萧峰要一步一步将辽国从这积贫积弱的泥沼中拉出,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强国。

待那时,兵强马壮、国富民安!

萧峰便要挥师四方,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宏伟愿望 ,让天下苍生在同一片祥和的统治下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