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萧峰的治国措施 三

朕深知百姓初得土地,万事艰难,故而特下恩旨,首年免除租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自次年起,按照产量的十分之五抽取赋税,以充实国库。

朕意已决,朕之臣子,务必尽心竭力推行此策,不得有丝毫敷衍。

朕相信,此举一旦推行,我大辽之农业与畜牧业必将如春日之草木,蓬勃兴起。

百姓获得土地,必会感恩戴德,从而尽心竭力地耕种放牧,我大辽之根基也将因此更加稳固。

朕又听闻,我大辽贵族豢养战马数量甚多,竟达三十万匹之巨。

然而这些战马大多仅供私家驱使,于国家军事和经济发展并无多少助益,实乃资源之极大浪费。

为改变这一现状,朕当设立“鹰马监”,专门负责管理战马事宜。

朕下令将这三十万匹战马尽数收编为国有,精心建立标准化马场。

在马场之中,安排精通养马和驯马之术的专人,悉心照料马匹、严格训练马匹。

朕仔细核算,如此一来,朕之国库每年可增收两百万贯钱帛。

此笔钱财,可用于朕之各项建设与国家日常用度。

朕之大辽江山,也将因之更加稳固,无惧外敌侵扰。

我大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然在产业链方面,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亟待精进完善。

朕听闻北宋冶铁技术先进,故而欲引入北宋冶铁技术,为我大辽所用。

朕已命能臣干吏在临潢府着手建立兵器工坊,召集国内能工巧匠汇聚于此。

朕期望我大辽匠人,能够以北宋技术为基础,精心钻研,刻苦磨练技艺。

朕立下目标,在未来两年之内,此工坊能够年产铁甲三万套,弓弩可达十万张。

朕深知兵器乃国家之重器,关乎国家安全与尊严。

我大辽有了这充足的兵器储备,边疆可固若金汤,外敌难以侵犯我大辽寸土。

我大辽之羊毛,此乃上天赐予我大辽的宝贵财富,不可辜负。

朕决定在民间大力兴办羊毛工业化之举,建立五大毛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