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离去后,御书房内陷入了一片沉寂。皇上独自坐在书桌前,手中的念珠再次缓缓滑动,但这次,他的眼神不再深邃复杂,而是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决绝。他深知,这场关于馨澜和龙凤胎的流言蜚语,绝非空穴来风,背后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无论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底下搞鬼,朕都绝不会轻饶。”皇上低声自语,语气中充满了寒意。他明白,这场调查不仅关乎馨澜和龙凤胎的名誉,更关乎皇家的威严和秩序。他必须查明真相,以正视听。
与此同时,馨澜的宫殿中也是一片焦虑与不安。她早已从陈嬷嬷那里得知了宫中的流言蜚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愤怒与委屈。她深知,自己和龙凤胎都是无辜的,却为何要承受这些无端的指责与诋毁?
就在馨澜和陈嬷嬷焦急等待之时,御书房内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暗卫们四处奔走,搜集线索,询问证人,试图找到流言的源头和背后的指使者。
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暗卫们终于有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他们发现,这些流言最初是从宫中的一个偏僻角落传出来的,而传播这些流言的人,都是一些地位低下的太监和宫女。
“皇上,臣经过多番探查,终于查到了那流言蜚语的源头以及四处散播之人。”暗卫首领毕恭毕敬地弯下腰,双手抱拳于胸前,面色凝重地沉声禀报着,“然而,微臣在深入调查之后却惊觉,这些个太监和宫女不过是受人摆布的可怜虫罢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皆是受他人指使,如同任人操纵的棋子一般。”
皇上听闻此言,原本波澜不惊的眼眸之中瞬间闪过一抹凛冽的寒光,冷冷地开口道:“哦?竟然还有人胆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究竟是谁如此大胆,竟敢暗中指使这群奴才散布谣言?”他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但其中蕴含的怒意却是显而易见,仿佛整个宫殿都因这股威压而变得肃穆起来。
“回禀皇上,微臣目前尚未能查明这具体的指使者究竟是何方神圣。”暗卫首领缓缓抬起头来,迎着皇上凌厉的目光,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些许无奈之色,“不过,请皇上放心,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追查到底,哪怕掘地三尺也要将那躲在暗处的人”
皇上点了点头,心中稍感安慰。他知道,这场调查并非易事,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他也明白,自己必须给馨澜和龙凤胎一个交代,必须让那些背后捣鬼之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皇上,臣有重大发现!”只见那暗卫首领满脸兴奋之色,急匆匆地奔至御前,单膝跪地抱拳施礼道:“经过微臣连日来的暗中调查和审讯,终于有一名太监不堪重负,全盘招供了。
据其所言,他乃是受人指使才四处传播那些流言蜚语的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太监还明确指出,幕后的指使者竟然是咱们宫中的一位位高权重的嫔妃呐!”
皇上闻听此言,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庞瞬间泛起一丝涟漪,那犀利如鹰隼般的目光猛地一闪而过。他微微眯起双眸,沉思片刻之后,缓缓开口道:“朕的后宫之中,能够称得上高位嫔妃之人不过寥寥数人罢了。继后如懿,她向来脑子不清楚;皇贵妃馨澜,亦是聪慧过人、又有了龙凤胎颇得朕的宠宠;再有嘉贵妃、纯贵妃,皆非等闲之辈;至于玫妃、舒嫔、令嫔等人,平日里也都还算安分守己……嗯,对了,还有一人——愉妃,哦不,如今应当称作海答应了。只是不知,这其中究竟是谁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他紧紧地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位身居高位的嫔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从她平日里的种种行为和言辞之中,都透露出一股深不可测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警惕。
皇帝深知,这样的人往往隐藏得极深,其背后必定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和阴谋。想到此处,他的脸色愈发凝重起来,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沉默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传朕旨意,立刻展开调查!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此次调查的重点乃是所有高位嫔妃,尤其是继后、纯贵妃以及海答应三人。至于嘉贵妃,据太医所言,她已病入膏肓,恐怕时日无多了。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整个宫廷顿时陷入一片紧张忙碌的氛围之中。无数的探子和密探开始暗中行动起来,四处搜集线索和证据,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暗卫领命而去,宫廷中的气氛愈发压抑。馨澜在宫中坐立难安,她虽相信皇上定会还自己清白,但仍忍不住担心。
海答应这边,却是出乎意料地镇定自若,她的面容上未曾流露出丝毫的慌乱与不安。在她那看似平静如水的眼眸深处,隐藏着的,是一份对自己计划的绝对自信。她本以为,自己精心策划的这一切,宛如那密不透风的墙,天衣无缝,无懈可击。那些低贱的宫奴,不过是她手中的棋子,随意摆弄,他们怎敢,又怎能出卖自己?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存尚且艰难,又何来勇气与力量去对抗她这位在宫中颇有权势的海答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