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馨澜轻轻掐了一把自进入养心殿就仿佛魂游天外的和敬公主,试图将她从这沉重的思绪中拉回。和敬公主自幼便生活在这座金碧辉煌却又孤寂冷漠的深宫之中,她早已见惯了皇阿玛的冷漠与无情,也深知无论永琏兄长的死因究竟如何,皇帝都不会过分深究,更不会轻易动怒于任何人。
她的内心此刻如同被狂风卷起的海面,波涛汹涌,难以平静。一方面,她为永琏兄长的英年早逝感到深深的悲痛与惋惜,那是她曾经最亲近、最敬爱的兄长啊。他的离世,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插在她的心上,让她痛不欲生。
然而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无情。她明白,在这座深宫中,个人的情感与悲欢离合都是微不足道的。她必须学会坚强与隐忍,学会在皇权的阴影下生存与斗争。
和敬公主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眼中已是一片坚定与冷静。她深知,在这座权力与利益交织的深宫中,个人的情感与悲欢离合都是微不足道的。她必须为永琮和自己,甚至整个富察氏一族争取更多的利益与地位。
于是,和敬公主跪行几步,靠近乾隆帝,声音中带着一丝哀婉与坚定:“皇阿玛,永琏兄长已经病逝多年,女儿深知阿玛心中对他的疼爱从未减少。但女儿更明白,五弟永琪与蒙古科尔沁梅朵格格的婚姻,不仅仅是儿女之间的私情,更承载着安抚蒙古、稳固边疆的重大意义。女儿恳请皇上以国事为重,不要因为个人的情感而影响了大局。”
乾隆帝听了和敬公主的话,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与欣慰。“朕的女儿果然懂事理,能够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跪在一旁的如懿轻声开口,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皇上,臣妾以为,此事虽是为国事考虑,但永琪毕竟年少,骤然之间要接受这样的安排,恐怕需要些时日来慢慢消化和理解。”
乾隆帝的脸色倏地阴沉下来,宛如乌云压顶,他冷冷地瞥了如懿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森寒的冷笑,那笑中藏着无尽的寒意与不信任:“哼,有你这个擅长挑拨离间的继后在其中搅弄风云,还能少了什么事端?朕绝不相信,一个区区绣娘出身的海兰,能有那般心机与胆识,去谋害朕的端慧太子。这其中,怕是少不了你这个继后好姐妹的‘悉心’暗示与教唆吧?”
如懿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她身形一晃,几乎要跌倒在地,却仍强撑着跪了下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难以言喻的委屈:“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自入宫以来,一直谨守本分,从未有过任何伤害皇嗣的念头,更不曾指使海兰做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皇上如此猜忌臣妾,臣妾的心,犹如刀割,痛不欲生。”
皇帝的目光如刀,犀利而冷酷地转向海兰,声音低沉而威严:“海答应,你告诉朕,你的这位好姐妹,可曾对你有过半分暗示,教你如何对端慧太子下手?”
继后如懿的心中虽然忐忑不安,但她对海兰的信任却未曾有丝毫动摇。她知道,海兰虽出身卑微,却有着自己的傲骨与坚持,绝不会轻易背叛她。然而,一旁的皇贵妃馨澜,却对继后如懿的想法了然于心,她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心中暗暗嗤笑:什么好姐妹?海兰若是知道自己被宠幸的真相,怕是早已对如懿恨之入骨。如今,为了自己亲儿子的前程,她怎会不舍弃如懿这个所谓的“好姐妹”?更何况,皇帝的话语中已暗含玄机,海兰又怎会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