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生气,然后一份公文就到了余大成那,让余大成好好安抚陈平安,银子没有,让陈平安消停着点儿。
陈平安把朝廷给余大成的公文收起当证据,然后继续给朝廷上书。
陈平安有点搞不懂了,自己都从朝鲜回来这么久了,陈家军战力异常的情况,朝廷就一点问题都没察觉到?
还有自己那再次征兵20万的事情,朝廷也丝毫没发现?
好吧,反正从朝廷的反应上来看,大明朝廷是真的没发现。
这一点不能怪大明朝廷无能,都怪陈平安太有钱了。
整个山东地界,上到总督余大成,下到一名衙役小吏,不论大小官员,总是会或多或少都收到了陈平安的恩惠。
崇祯派过来的监军太监,更是被安排的舒舒服服。
就连一些锦衣卫的密探,那也都是没少拿陈平安好处的。
再加上陈平安如今地位尊崇,根本就没人把陈平安的一些动作往造反上面去想。
至于支援朝鲜之战,陈家军把鞑子给打的落花流水,陈家军那不是也死了八万人吗?根本就没有人去在意朝鲜之战的细节。
朝鲜使节团来大明后,更是只一个劲儿的感谢,其他的也没细说。
被陈平安打回老家的皇太极,则是已经彻底的被打怕了,啥小动作也没敢搞,这会儿正缩在盛京里瑟瑟发抖,生怕陈家军找他们大清的麻烦呢。
再加上大明朝廷现在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剿灭农民军上。
一来二去,阴差阳错之下,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陈平安这边。
自己这边没有被注意到,这就给了陈平安更加充足的准备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