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诸侯,包括大汉政权,交州牧孙权,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辽东公孙度等也纷纷派出重臣,参加陶谦的丧礼。
徐州城内,冠盖云集。陶家旧宅,人流如织。果然是极致哀荣,风光大葬。
远在扬州的袁术,听闻陶谦病故。新汉大军暂停了一切军事行动。大喜过望,连呼:“天佑仲氏。新汉罢兵,余不足惧也!”
韩胤赶紧劝道:“陛下,新汉虽退,但伪大汉与交州两路大路前来进犯,仍需警惕。请陛下招回纪灵大军,分兵两路,前往迎敌为上。”
袁术从之。令纪灵,阎象率军人,前往南阳。迎战大汉军。又令张勋,杨宏率军人,前往会稽郡,豫章郡。迎战孙权军。
可怜的是纪灵大军,在庐江与陆康守军苦斗了多日,身心本就是疲惫不堪。刚回到寿春,还来不及休息,又兵分两路,前往东南两个战场。一时之间,军伍内,怨声载道,激流汹涌。
阎象一个人,静悄悄的坐在马车之内。脑中不断闪现半年来,扬州发生的大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其中,最大的一件,也是他最反对的一件,就是袁术称帝。
起初,他和纪灵在庐江作战,已经作好了先攻取居巢和临湖两座小城,瓦解和庐江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座互为犄角的防守体系的计划。
刚开始,战事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居巢和临湖两座小城在袁术大军的狂攻之下,摇摇欲坠。谁知两城临江,陆逊利用夜色掩护,一夜之间,从水路撒走了两座小城的所有军民,留给袁术军两座空城。而三面围城的袁术军居然毫无发现,陆家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恐怖如斯。
阎象就知道,庐江城绝非短期内可下。及至寿春城内,众人欲拥袁术称帝的消息传来。刚开始,阎象不以为意,认为袁术不会如此不智,此消息绝对是流言,并在军中大力澄清,并说此消息是庐江城内故意散布的流言,好分散袁术军的注意力。
过了几日,第二波消息传来,更是有鼻子有眼,渐渐的可以确认为真。因为寿春城内,许多重臣武将,有名有姓,都开始上书劝袁术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