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进入长安
张承范摇身一变,成了黄巢大军专业的领路向导。
在他的引领下,黄巢大军浩浩荡荡,顺着东城外宽阔的官道,威风凛凛地朝着长安进发。
一时间,只见漫山遍野,遮天蔽日的白色军旗随风肆意翻腾,猎猎作响,仿佛一片汹涌澎湃的白色浪潮。
队伍中央,两架巨大的镶金肩舆尤为夺目。
其中一架肩舆之上,坐着身着羽绒服的纪由。
他惬意地窝在座位里,慵懒地打了个哈欠。
而另一架肩舆中,黄巢头戴凤翅金盔,身披龙鳞金甲。
他俯视路边匍匐的官吏百姓时连灵魂都在颤栗。
真到了这个时候,脑中浮现的却是乾符年间濮州盐场被官差鞭笞致死的盐工。
当年,他悲愤地在长安门上写下诗句,如今,这一切终于成为现实。
黄巢望着眼前繁华的长安,口中不由自主地喃喃道:“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昂首阔步地踏入了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皇宫。
十几位官吏,赶忙纷纷上前,一个个点头哈腰,抢着介绍自己。
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带着讨好的意味,试图在这位即将主宰天下的新主面前留下好印象。
黄巢目光扫过这群官吏,心中没有丝毫波澜。
他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尽快称帝,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
几十万大军如潮水般涌入长安,这座原本繁华的都城瞬间被挤得满满当当。
城中的街巷里,到处都是身着铠甲的士兵,然而,偌大的长安竟难以寻得足够容纳这庞大军队的居所。
寒风凛冽,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银装。
将士们无奈之下,只能纷纷缩在街边的屋檐下。
他们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一片片飘落的雪花无情地打在他们身上。
但他们已然疲惫不堪,只能在这冰冷的地面上席地而眠。
在一处屋檐下,几个士兵靠着墙壁,身体蜷缩成一团,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与憔悴。
其中一个年轻士兵,望着漫天飞雪,轻声叹息道:“本想着进城能好过点,没想到还是这般艰难。”
旁边一位年长些的士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抱怨了,咱跟着黄王打天下,这点苦算啥,等黄王登了基,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妈的,我们这队怎么没分到棚子?”
“政委说人太多了,将就两天。”
说着,他拉了拉身上那打着补丁的衣衫,闭上眼睛,准备小憩。
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街道上一片死寂,唯有雪花簌簌飘落的声音。
紧闭的门窗缝隙里,露出一双双惊恐的眼睛,犹如受惊的兔子,小心翼翼地悄悄打量着街道上的这些将士。
在一处略显破旧的民居内,一个年轻后生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声音颤抖地说道:“娘勒,门口咋这么多兵啊?这可咋整!”
坐在一旁的老妇人,神色同样慌张,她紧紧拉着后生的手,仿佛这样便能获得一丝安全感。
她望着窗外影影绰绰的士兵身影,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道:“朝廷不是说起义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吗?”
“这些人看着不像是咱们以前听说的那样啊,莫不是朝廷骗了咱?”
“他们和朝廷说的那支义军,到底是不是同一支啊?”
“是同一支。”
窗外的士兵们依旧静静地在屋檐下躲避着风雪,他们疲惫的面容和褴褛的衣衫,与朝廷所描述的凶狠残暴形象大相径庭。
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几个士兵正押着一个瑟瑟发抖的中年男子走来。
年轻小政委赶忙上前询问,得知这人是城中的粮商,被发现私囤粮食。
小政委眉头紧皱,看着粮商,“都这时候了,你还想着发国难财?”
“百姓们都快饿死了,你却把粮食藏起来!”
粮商吓得扑通跪地,哭喊道:“军爷饶命啊,小的也是为了一家老小能活命,实在是怕粮食都充公了,自个儿没得吃啊。”
小政委走上前,蹲下身子,盯着粮商的眼睛说:“你可知,如今城中多少人在挨饿受冻,你这般行径,和那吃人不吐骨头的贪官污吏有何区别?”
“黄王起义,就是要让百姓有口饭吃,有衣穿。”
“我们这边直接缴获了哈,会登记的。”
粮商哪敢犹豫只能认栽。
“刘委员,这是能缴获的吗?”一人问:“不是说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吗?”
“应该可以吧。”刘政委说:“我看政委就是这么干的。”
“他说这是劫富济贫。”
“奥。”那人恍然大悟带着手下的兄弟就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