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最后一枚徽章

【翠花:包的】

——藏嘛,诛三族就是他的下场。

纪由拍了拍黄巢的肩催促道:“清点一下,三品以上站一边,三品以下站另一边。”

男人做事不能磨磨唧唧的。

赶紧杀了吓点官员处理朝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皇帝到底是黄巢当还是自己当。

诸多事务如乱麻般层层堆积,亟待解决。

朝堂局势平稳就得派遣军队奔赴蜀地。

务必将逃亡的小皇帝彻底铲除,以绝后患。

追剿后,合理调配将士分驻于各地要隘。

巩固大齐在地方的统治,论功行赏,给手底下的兄弟们封官进爵,让他们享受胜利的果实。

激励全军上下,继续为大齐的繁荣稳定效命。

除此之外,旱灾肆虐,百姓苦不堪言,急需采取措施救灾济民。

科举也需尽快完善恢复,广纳贤才为大齐注入新鲜血液。

田地分配不均,关乎民生根本,得重新规划,让百姓耕者有其田。

赋税繁重一直是民怨所在,必须重新厘定,减轻百姓负担。

黄巢脑子里都是报仇,纪由脑子里全是干活。

纪由越想越不对劲。

操了。

勾八,天生劳碌命啊。

官员很快被区分出来,全长安城的人看着行刑。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颗人头接连落地。

殷红的鲜血在地上蔓延开来。

不少官员吓得肝胆俱裂,在死亡的恐惧面前,纷纷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开始连连求饶。

其中不少官员,拼尽全力朝着黄巢所在的方向哭喊:“陛下,臣等愿意效命,此前实乃一时糊涂,求陛下饶臣家眷一命啊!”

“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座官员涕泪横流。

“陛下,臣此后必定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求陛下饶过臣的家人!”

黄巢不是什么善茬,他冷冷一笑,“晚了。”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失而复得的机会。

自己多次参加科考,满心抱负,渴望能在仕途上一展身手,可又有谁给过他机会?

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达官显贵,把控着科举,徇私舞弊,将他拒之门外。

如今他登基称帝,建立大齐,本已给了这些官员归顺效忠的机会,可他们却自恃清高,拒不合作。

为何他们不懂得把握这难得的契机?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几声怒骂。

“巢以盐枭之卑,假均田之名,行盗匪之实。”

一名白发苍苍的官员,虽已被绳索捆绑,却仍挺直脊梁,怒目圆睁,朝着黄巢破口大骂,那眼神中满是不屑与憎恶。

“逆贼!” 另一位官员也跟着喊道,“以草寇之身,妄戴通天冠,此天地不容之逆举。”

“屠戮士流,断国根基,你必遭天谴!”

人总是这样,起初不以为意,轻视甚至抗拒,等到大祸临头,死亡的阴影笼罩之时,才开始跪地求饶。

而当求饶无果,便又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纪由缓缓转头,目光如炬,投向三品以下的官员们。

这些官员们本就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敏锐地捕捉到了纪由投来的视线。

刹那间,恐惧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们彻底淹没。

其中一名官员竟吓得双腿一软,尿液不受控制地流了出来,在地上洇出一片水渍。

这些官员们并非愚笨之辈,谁才是真正能拍板做主的人,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想想大唐,虽说表面上小皇帝端坐龙椅,接受万民朝拜,可明眼人都清楚,真正在幕后掌控局势、拿定主意的是那权倾朝野的田令孜。

如今大齐初立,看似黄巢威风凛凛地登上皇位,君临天下,可他们却隐隐察觉到,这位面白无须的青年,才是那个在背后左右决策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