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宋朝

他拿着边走边吃。

不远处,一位身着锦袍的富家公子正带着一群家丁,在字画摊前挑选书画。

他手持一把象牙折扇,轻轻扇动,时而俯身端详画作,时而与摊主讨价还价,尽显富家子弟的悠闲与洒脱。

纪由凑近一瞧,摊上摆满了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类画作,笔触细腻,色彩鲜艳,不乏名家真迹。

他感觉宋朝看起来比唐朝还要有钱。

这里的商业环境更宽松,海外贸易很发达。

特别是瓷器,这里一条街都是瓷器。

宋朝的审美真的很漂亮。

素雅简洁。

走出瓷器街,纪由听到一阵欢快的丝竹之声。

寻声而去,只见一处酒楼前搭起了戏台,台上正上演着杂剧。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妆容精致,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尽显功底。

台下观众们或站或坐,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纪由挤入人群,此时,台上正演到《莺莺传》中张生和崔莺莺花园相会的场景。

他从来没看过驻足听了半天,搞懂了。

贞元年间,士人张生游历蒲州时寄居普救寺,恰逢兵乱,他通过军中关系庇护了远房姨母郑氏一家。

宴席间,张生对郑氏之女崔莺莺一见倾心,在侍女红娘协助下,以情诗《明月三五夜》暗邀私会。

崔莺莺初时责骂张生逾矩,却于深夜自荐枕席,两人开启西厢私会的生活。

张生赴京应试落第后,与崔莺莺书信传情却逐渐变心,竟以“尤物祸水论“辩解始乱终弃。

声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更搬出商纣、周幽王典故自证“德不足以胜妖孽“。

一年后崔莺莺另嫁,张生另娶。

后来张生路过崔莺莺夫家,以表兄的身份求见。

崔莺莺以诗“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拒见。

纪由听完这戏一言难尽。

这剧情,竟还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吹捧?

可怕太可怕了。

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戕害本就深重,它不仅束缚了女性的身体,裹住了她们的双脚。

这些戏更是侵蚀女性的思想,桎梏她们的头脑。

剧中那男的追求崔莺莺,分明就是将她视作阶级跃迁的一块跳板。

去赶考之际,发觉崔莺莺无法助力自己中举,便立刻原形毕露,四处散播谣言,称她为红颜祸水,把自己科举失利的责任一股脑儿全推到崔莺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