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进宫
......
纪由溜达到皇宫附近。
他看了这么多代皇宫,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小的。
只有大明宫的三分之一。
汴梁宫殿是在原汴州府治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先天的城市规划范围和格局限制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发展。
宋太祖虽然进行了扩建但是相对隋唐时期的宫殿建筑还是小了。
纪由让翠花录入资料,自己翻墙进去。
他狗狗祟祟的摸进垂拱殿。
一路遇到谁打晕谁,成功在门口偷听。
腊月时分,垂拱殿里地龙烧得正旺,暖烘烘的。
宋仁宗坐在案几前,翻看着《太学新体文集》。
他皱眉念道:“日月昭昭,江河浩浩。”
“全是这些华丽雕琢的骈文词句。”
这种文风的盛行,与国子监的教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国子监,教学已沦为模板化的流程。
老师们按部就班,将所谓的标准范式灌输给学生,学生们则机械地背诵、模仿。
皆因考官对太学体的偏爱,而这背后是保守派官僚集团。
现在宋朝不需要这样的官员,现在朝廷官员多得不得了,好多岗位人浮于事。
士兵也多但是仗又打不过,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多得不得了。
大宋迫切需要的,是那些具备真才实学,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官员。
他们能够深入了解民生疾苦,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而非那些只会在朝堂之上舞文弄墨、高谈阔论的人。
科举的初衷,本是为国家选拔实干型人才。
若考生们呈上的只是满篇高谈阔论、不切实际的考卷,又怎能解决朝廷所面临的种种严峻问题,带领大宋走出困境呢?
宋仁宗皱着眉头,语气里满是不满,“国子监那些老学究啊,到现在还在教学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类陈词滥调。”
“去年淮南地区遭遇水灾,派去处理灾情的进士,在写应对策略的文章时,照搬‘大禹凿龙门以疏浚’这种古人治水的典故。”
“他们连汴河的闸口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欧阳卿,要是让你来主持今年的春闱,你打算怎么破除当下这种虚浮不实的文风呢?”
当欧阳修听官家这番话,刹那间便洞悉了背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