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进入殿试环节,由复考官进行二次校验,编排官审定后上奏皇帝,最终名次由皇帝钦定。
入选者真正成为天子门生。
......
欧阳修正襟危坐,神情专注。
他将一份份卷子轻轻叠好,而后挨个仔细审阅起来。
今年的考生们似乎都卯足了劲,卷子的含金量颇高,欧阳修不禁暗自赞叹。
好几份试卷都展现出了考生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令他眼前一亮。
欧阳修定了定神,目光再次落在一篇笔力雄浑的文章上。
烛火跳动,映得纸页上的墨迹忽明忽暗,就在他准备提笔写下评语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阵穿堂风裹挟着雨气灌了进来。
“欧阳大人,夜深了,还在阅卷?”说话的是副主考梅尧臣,他手中端着两杯热茶,脸上带着关切的神色。
小主,
欧阳修放下毛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这些卷子,着实让我难以抉择。”
“你看看这篇,风格和曾巩相似,却又多了几分空灵之气,不知是否出自玄微大仙之手。”
梅尧臣接过试卷,借着烛光细细研读,眉头越皱越紧:“文风的确不凡,咱们贸然定了名次,万一有误,岂不是......”
欧阳修无奈地再次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罢了,还是先把所有卷子都阅完再说吧。”
“不管文章究竟出自谁手,只要是好文章,都应当有机会成为贡士。”
梅尧臣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的热茶,微微皱眉,接着问道:“可万一这会元不是玄微大仙,那该如何是好呢?”
欧阳修微微思索了一下,语气笃定地说道:“我想,他应当不会在乎这个名次的。”
“若是他真的在乎,当初也就不会来参加科举了。”
“玄微大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小小的科举名次,在他眼中,或许真的算不得什么。”
“你我多想了。”
两人相视一眼,又各自低头,继续沉浸在这堆积如山的试卷之中。
欧阳修和苏轼的典故直接被纪由这个小蝴蝶翅膀扇没了。
——————————————
典故:
欧阳修在阅卷时,看到一篇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认为此文论据扎实,论述透彻,文采斐然,非常欣赏,本想将其评为第一名。
但他误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就把它定为了第二名。
考试结束后,欧阳修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苏轼,不禁惊叹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