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楼下仰头望去,只觉楼宇高耸入云,周围的街景尽收眼底,整个东京城仿佛都在脚下。
五座楼宇之间,飞桥相连。
樊楼的门面装饰极尽奢华,彩楼欢门绚丽夺目,青帘随风飘舞,上面点缀着各种丝绸流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隔着老远就能望见。
这里可不只是单纯的吃饭酒楼,而是融合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
无愧东京酒肆之甲的美誉,说是北宋的太古里也毫不为过。
苏家两兄弟苏辙和苏轼,从出了集英殿就一直留意着落在队伍后面的纪由。
他们深知纪由身份不凡,若能与他结交,日后定能受益无穷。
一路上,两人交头接耳,绞尽脑汁地想着搭话的办法。
“哥,咱们到底怎么开口啊?”苏辙眉头紧皱,小声问道。
苏轼摸了摸下巴,目光紧盯纪由,思索片刻后说道:“别急,找个合适的时机,先从夸赞他的才学入手,再慢慢拉近关系。”
纪由压根就没管过别人而是在脑子里想《东京梦华录》。
樊楼前身为矾楼,因商贾交易明矾得名。
明矾在北宋实行专卖制,这里以前是官方指定的交易市场,便于官府直接监管交易、征收税费。
古代明矾作用很多。
建筑防水剂、涂料添加剂、鞣制皮革、染色布料、制作胭脂、护肤膏。
还有灭火药剂。
宋仁宗成立了一个专业的消防机构,军训铺又叫防隅(yú)。
地理位置优越(邻近宫城与交通要道)、政府监管便利,周边有仓储、运输、住宿等配套服务。
商贾在完成交易后,可直接在楼内餐饮、洽谈合作。
这一发展就直接造就了个商圈。
樊楼门口,小厮眼尖,远远瞧见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朝着这边走来,他们身着整洁的衣衫,脸上虽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兴奋与期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