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托了郡主的福

“观星不如观民。”温南枝折下一支莲蓬,莲子饱满坚实,“你瞧,这才是天下最亮的‘星图’。”

陆澈接过莲蓬,剥开一颗莲子放入口中,清苦过后是回甘:“确实,比粟米饼更有滋味。”

暮色中,太液池传来漕工的夜歌,歌声里尽是“仓廪实、百姓安”的祈愿。

温南枝望着京城万家灯火,忽然明白——当朝廷的每一道政令都如莲子般清苦却有益民生,当每一处粮仓都成为百姓可依的“天枢”,便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她将尚方宝剑交给守库士兵,剑鞘上的龙纹已被磨得温润:“往后用这剑护好粮仓,比守宫门更要紧。”

士兵郑重接过,腰间的平安锁与船头那枚遥相呼应。

陆澈望着漫天星斗,忽然轻笑:“若右护法泉下有知,定会气疯——他穷尽一生找的‘天机’,竟在百姓的灶台边。”

温南枝亦笑,指尖抚过池边新刻的“民本”二字。

秋风掠过,带来阵阵稻谷香,那是比任何星图都更璀璨的“护民天枢”,是建文帝藏在湖底,最终由民心托起的治国真意。

晨光穿透太液池的薄雾,在“民本”二字的刻痕上跳跃。

温南枝望着守库士兵腰间晃动的平安锁,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铜铃轻响——那是新一批“民本粮”入仓的信号。

陆澈折下一枝金黄的稻穗,穗粒饱满得几乎坠地,他忽然低声道:“你听,这是天下粮仓的心跳声。”

湖畔的民议亭里,几个老叟正围坐讨论漕运新规,石桌上摆着刚蒸好的粟米糕。

温南枝走近时,听见其中一人拍着大腿:“去年这会儿还在啃树皮,如今能坐这儿议粮事,真是托了郡主的福!”

她笑着摆手,却被塞了一块米糕,咬下时,甜糯中混着新麦的香气,比任何宫廷点心都更暖人心。

酉时三刻,太液池畔的望粮阁上,皇帝展开最新的《赈粮奏报》,目光落在“百姓捐粮占三成”处,转头对温南枝道:“教联明白了,真正的治国之道,不在星象而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