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一边看一边点头:“杨经理,你们的资料做得很详细啊。不过,你们提出的在投资协议里加入研发进程监控和风险分担机制,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再商讨一下。毕竟我们公司在研发方面一直都很自主,不太习惯有外部的过多干涉。”
杨文笑着说:“陈总,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您也知道,新药研发风险很高,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确保双方的利益。我们公司在医药领域也有一定的资源和渠道,如果合作成功,对贵公司的新药推向市场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陈康沉思片刻说:“杨经理,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回去和我们的研发团队以及董事会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
“好的,陈总。希望我们能有进一步的合作机会。”杨文说道。
接下来,杨文又约见了仁爱医院的院长王院长。见面地点就在仁爱医院的会议室。
杨文带着张峰和赵强来到会议室时,王院长已经在那等着了。
“王院长,您好。”杨文礼貌地打招呼。
“杨经理,欢迎你们来我们医院。”王院长回应道。
杨文打开资料说:“王院长,我们之前和您谈过收购的意向。这是我们根据资产评估师的评估结果制定的初步收购方案。我们想以一千三百万的价格收购仁爱医院,这个价格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我们也会按照之前说的,投入资金更新设备,引进医护人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院长看了看资料,皱了皱眉头说:“杨经理,这个价格比我们预期的要低一些。我们仁爱医院虽然现在有困难,但毕竟还有一些无形资产,比如我们的骨科技术传承,还有多年积累的病源关系。”
张峰在一旁说道:“王院长,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但是我们收购后要承担巨大的运营风险,这个价格已经是我们能给出的比较合理的价格了。而且我们承诺会保留医院的特色科室,发扬你们的骨科技术。”
王院长思考了一会儿说:“杨经理,你们的方案我会认真考虑的。我也需要和医院的其他管理层商量一下,毕竟这是一件大事。”
“好的,王院长。希望我们能达成共识。”杨文说道。
约见完这两家公司的负责人后,杨文感到既充满希望又有些许担忧。
回到公司后,杨文径直走向杨开的办公室。他轻轻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杨开低沉的声音:“请进。”
杨文走进办公室,看到杨开正坐在办公桌前,专注地看着一些文件。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杨总,我已经按照计划约见了康源公司的陈总和仁爱医院的王院长,这是具体的情况。”
杨开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期待:“好的,文哥,你详细说说。”
杨文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杨开对面,开始汇报:“首先是康源公司那边。我把我们做的调查和评估资料都给陈总看了,包括市场需求、他们的研发进度、潜在风险以及我们设想的投资与收益模式。陈总对我们的资料表示认可,不过对于我们提出的在投资协议里加入研发进程监控和风险分担机制,他有些顾虑。他说他们公司在研发方面一直比较自主,不太习惯外部过多干涉。我向他解释了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双方利益,而且我们公司在医药领域的资源和渠道也能对他们新药推向市场有帮助。最后,他表示要回去和研发团队以及董事会商量一下,再给我们答复。”
杨开微微皱了皱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这涉及到他们公司研发的自主性。不过我们的要求也不能放松,这个监控和风险分担机制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你后续要继续跟进,及时了解他们的商讨结果。”
“好的,杨总。”杨文接着说,“然后是仁爱医院这边。我带着我们的初步收购方案去见了王院长。我们提出以一千三百万的价格收购仁爱医院,并且会投入资金更新设备,引进医护人员。王院长觉得这个价格比他们预期的低了一些,他提到医院虽然现在有困难,但还有无形资产,像骨科技术传承和多年积累的病源关系。张峰向他解释了我们考虑到这些因素,但我们收购后要承担巨大运营风险,这个价格已经是比较合理的了,而且我们承诺会保留特色科室,发扬他们的骨科技术。王院长说他会和医院的其他管理层商量,之后给我们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