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意识到情况危急,如果尉迟恭突破了他的侧翼,后果将不堪设想。
“方腊将军,你的兵力最为雄厚,请速派援军相助。”刘裕请求道。
方腊虽为难,但考虑到自己依靠刘裕的粮草供给,最终还是答应派遣裴仁基率领一万士卒前往救援。
杜预冷笑一声,布置伏击:“尉迟恭将军一旦经过此地,所有士兵务必截住追击的宋军。”
林川闭目思考片刻,命令文塬带领宣武卒消灭这支敌军。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裴仁基带领的一万步兵与尉迟恭的精锐相遇,双方短兵相接。
杜预见状,大吼:“分散阵型,分成三队,给我全力突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南宫长万急忙指挥士兵抵挡秦奇的进攻,然而来护儿的军队突然从侧面切入,导致左翼陷入混乱。
秦奇冷笑一声,下达最后指令:“长枪夺杀。”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每一刻都决定着胜负的归属。
盾牌士兵稳步前行,长枪手则如精密机械般有节奏地向前刺击,队伍不断前进。
南宫长万见状怒不可遏,高声喊道:“大家随我来,冲破这阵势。”
“敌将休得嚣张,前军冲锋,后军准备放箭!”裴仁基大声命令。
“举盾,全军冲锋!”尉迟恭果断指挥。
两军交锋,仿佛一场血与汗的激烈交响曲。
裴仁基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成功牵制住了尉迟恭的部队。
“哈哈,轮到我们了,宣武之地……寸草不生……杀!”文塬一马当先,挥舞长枪突破前方防线。
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宣武士兵身着重甲,仅眼睛外露,其余皆被坚固而轻便的铠甲保护,这一切都得益于公输盘的巧手改造。
这些士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体力超群,主要以肉类为主食,是持久战中的佼佼者。
刘裕、方腊等人目睹宣武军的威力,心中震惊不已。
然而,他们也发现了这支军队的弱点,立即召集骑兵想要反击。
“集合所有骑兵,阻止他们,否则我们将遭受巨大损失。”方腊赞同此计策,并迅速行动起来。
三支军队拼凑出三千骑兵,在姜松的带领下直扑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