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好戏开场

刘据还亲自参与讨论,凭借自己对剧本的深刻理解,为史良娣剖析角色情感的转折点。

他对史良娣说道:“喜儿在得知父亲惨死后,那一刻的绝望不应只是痛哭流涕,更应是一种灵魂被抽空的木然,而后才是汹涌的愤怒。”

史良娣忙不迭点头。

在刘据的指导下,史良娣逐渐找到了感觉。

她开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观察贫苦百姓的神态举止,将这些真实的情感融入表演。

经过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史良娣的表演有了质的飞跃

。她在舞台上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传达出喜儿的情感,舞蹈动作也愈发流畅自然。

《白毛女》剧组经过长时间精心排练,终于迎来首次登台演出。

演出场地被布置得庄重而质朴,舞台上简单的布景,还原出故事里那贫苦山村的模样。

台下观众们满怀期待,交头接耳地议论着,目光不时投向舞台。

大幕缓缓拉开,饰演杨大郎的演员步履沉重地走上台,他那沧桑的面容、愁苦的神情,瞬间将观众带入了那个被压迫的世界。

随着剧情推进,史良娣饰演的喜儿登场,她清脆的嗓音唱出生活的艰辛,灵动的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台下观众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她,现场逐渐安静下来,人们沉浸在剧情之中。

当喜儿遭受吕霸天迫害,被迫逃入深山时,史良娣将喜儿的绝望与不屈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少观众眼眶泛红,发出轻轻的叹息声。

一位农民观众忍不住低声对身旁同伴说:“这可不就是咱老百姓过去的日子嘛,演得太像了!”

演出过程中,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观众们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深深牵动,对演员们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认可。

然而,演出结束后,氏族和官员中的保守势力却发出了不同声音。

一群身着华服的氏族贵族聚在一起,满脸不悦。

其中一位长老皱着眉头,冷哼道:“这剧成何体统,把大汉描绘得如此黑暗,尽是些穷苦百姓被欺压的场景,这不是抹黑我大汉盛世吗?”

另一位贵族附和道:“就是,这演的都是些下等人的琐事,毫无高雅之气,简直有失我大汉的体面。”

朝堂之上,一些保守官员也借此发难。

一位老臣站出来,神色严肃地向刘据进谏道:“陛下,这《白毛女》之剧,虽有几分才情,却宣扬负面情绪,将民间苦难过度展现,恐会扰乱民心,动摇我大汉根基,还望陛下下令禁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