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平的区域,已经被考古队探测过了。
李向阳并不在意,反正自己看看。
从进入了行宫后,李向阳便开启了异能了。
希望借异能有所发现,地下的埋藏宝物。
站在大门观看了行宫布局格式。
一进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亭内御碑高5米,碑帽的正面镌刻“圣旨”二字。
碑身正面刻有圣旨全文,主要内容记述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庙的缘由和修建的经过。
李向阳仔细观察地下一切。
御碑亭北面是怡殿,位于中轴第一道院和第二道院的相交处,占地面积66平方米。
第二进院落是整体建筑的中心,主体建筑是“龙王殿”又称“绿瓦殿”,两侧对应有东、西配殿。
龙王庙是该庙的主要建筑之一,占地面积435平方米,大殿正中供奉东海龙王贴金坐像,该院落是僧人日常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乾隆皇帝5次下榻龙王庙,也是在这里朝政议事、敬神祭祖的。
第三进院落是龙王庙行宫最后一进院落,也是乾隆皇帝的寝宫。
三人在周围闲逛,李向阳趁机,往地下探测一二。
二、三院落的相交处横向轴线上建筑分别是灵官殿和东西庑殿,庑殿是庙内僧侣们用来读书赋诗和研究佛学的场所。
也是皇帝驾临时,文武官员用来处理政务,和娱乐休息的地方。
灵官殿正门上方悬挂“福靖灵波”横匾一块,乾隆皇帝驾临时,此殿又叫“分宫厅”皇帝皇妃进入后宫后,其他文武官员一律禁止入内。
李向阳见这些牌匾,雕刻都是新仿,一丝宝光皆无。
特点龙王庙行宫建筑布局对称,轴线分明,分列殿宇15座,中轴线上建筑物主次分明。
整个建筑群由六大部分组成,最南端为古戏楼,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初九庙会及清帝驾临看戏之用。
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广场两边有两根六丈高的神杆(俗称旗杆)神杆两边有相对应的“河清”、“海晏”牌楼。
山门正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7个镏金大字——“敕建安澜龙王庙”和一方“乾隆御笔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