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了与百姓的沟通问题后,吴其平又面临着一个更大的挑战——恢复高棉的生产。
高棉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动荡,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吴其平深知,恢复生产是高棉走向繁荣的关键。他仔细考察了高棉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发现高棉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于是,他决定从农业入手,推动高棉的经济复苏。
吴其平组织了当地的百姓,开垦荒地,修复水利设施。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有些百姓对恢复生产缺乏信心,不愿意参与;有些百姓则因为缺乏工具和技术,无法开展工作。
吴其平没有放弃,他亲自上门劝说那些不愿意参与的百姓,向他们讲解恢复生产的重要性和好处。在左丞相刘文海的帮助下,他还从国内调来了一批先进的农业工具和技术人员,帮助高棉的百姓提高生产效率。
在吴其平的努力下,高棉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一片片荒芜的田地重新种上了庄稼,百姓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吴其平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仅仅发展农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工业和商业,才能实现高棉的全面繁荣。
于是,他开始积极推动高棉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他组织了高棉的百姓学习工业和商业知识,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商业人才。让原本被几个大家族垄断的商业有了小老百姓的立足之地。
信的最后,吴其平写道:“陛下,如今的高棉已慢慢开始恢复生产,百姓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善。臣深知,这一切的成果离不开陛下的英明决策和朝廷的大力支持。臣定当不辜负陛下的期望,继续努力,为高棉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信,我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感慨地说:“吴其平乃朕之肱骨之臣,他在高棉不畏艰难,辛勤付出,实乃朝廷之楷模。”
楚启明也连连点头,说道:“陛下圣明,吴大人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他在高棉的所作所为,必将载入史册。”
我将信小心地叠好,放入怀中。
我起身推开窗,一阵微风吹来让我的脑子清醒了许多。短短的两个月内,吴其平就能让高棉恢复生产,说明他的确用了心思,也费了脑筋。但是高棉应该还有一些问题他没有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