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陛下钦点的探花,智谋如海,文武双全,必须要重赏。”
随着段千帆开口,其他勋贵集团的人,虽然不知道老国公是什么意思。
但是在奉国公不在朝堂的情况下,蓝国公就是勋贵的带头人,于是勋贵的人也纷纷开口。
“陛下,荆平安之勇,实乃我北华王朝之幸,若不给予重赏,怎能激励众将士效命沙场?臣认为,以荆平安之功,封侯亦不为过。”一个勋贵出列说道。
“陛下,臣以为荆平安之功,是足以封侯。”
“进入草原,千里奔袭,剿灭北戎部落数十,又马踏北戎王庭,才使得北戎大军选择撤军,解山河关之围,这等功绩,若不封侯,难以服众。”紧接着,又一个勋贵说道。
此时,文官中一个看着立即出列反驳道:“陛下,封侯之事还需谨慎。”
“这荆平安年纪尚小,资历尚浅,骤然封侯,恐难以服众。”
“且此军功或许有夸大造假之嫌,还需要详加核实。”
“军功不必怀疑,兵部已经再三核实,绝对无误。”
“难道李大人你怀疑我们兵部弄虚作假?”
“你大可以去查,只要我们兵部有一点作假,我这个兵部尚书立即罢官,告老还乡。”
萧青烈立即出列大声呵斥道。
“我并无此意思,只是此事需要再谨慎一点。”那位文官顿时有点气短说道。
萧青烈怒目而视,指着文官说道:“你们这些文官,只晓得在朝堂上耍嘴皮子,根本不晓得战场的残酷,荆平安等人军功是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岂容你这般污蔑。”
立即又有文官不甘示弱,回击道:“封赏之事,自有朝廷制度为依据,岂能随意说封侯就封侯。”
“否则以后谁立了一点功劳,就要等候,那岂不乱了套,北华王朝到处都是侯爵。”
一个武将气得咬牙切齿:“放屁,没有我们武将在前线拼命,你们能在这安稳地议论?”
蓝国公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声吼道:“你们这群人,打过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