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娃在农历正月初六买好了大伯家的三间平房,又过了一天,在1984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八)就去统计局上班了。
就在山娃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得到了兴隆县电大工作站的通知,第三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是:外国文学78分、古代汉语69.5分、哲学64分;三科合计211.5分,平均分数70.5分。又一次顺利通过了期末考试。山娃已经坚持学习了一年半,还差最后一年半三个学期,再顺利考试通过就毕业了。
春天来的好快呀,在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大山有了朦胧的绿色,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农村改革的大潮,就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兴隆县山区的各个角落,在1983年年末实行了土地承包到户,山娃一家八口是农业户口,妈妈和五个姊妹加上妻子和女儿,按照人均0.5亩土地,分得4亩农耕地,因为没有主要男劳力,小队照顾,挑选了最好的肥沃土地分给了山娃家。除了土地,还分得4棵栗子树。
1984年,这是包产、分田到户的春耕第一年。春天来了!要开始备耕种地了,山娃免不了为家里张罗买了种子和化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由生产资料公司托人购买了最好的复合肥四袋,每袋100斤,价格每袋10元,合计花了40元;又从种子公司购买了最好的杂交玉米2号种子100斤,价格每斤0.5元,合计花了50元。
为了让妻子刘荣荣在家里除了带孩子,再学点缝纫技术。山娃不得不又托了小学同学毛吉果,他在电力局第三产业多种经营公司当经理,人事关系相当广泛。毛吉果又托别人的关系,“人托人,关系托关系。”这才给山娃买到了一台,上海标准牌的脚踏式缝纫机,花了167元。
就在3月20日,山娃又去兴隆县汽车运输七队,找老家北院四太爷的大女儿,山娃的大姑奶赵英,联系去半壁山运输车,把种子、化肥和缝纫机一起捎回了老家半壁山。刘荣荣收到了山娃捎回来的种子、化肥和缝纫机,喜上眉梢,乐得合不拢嘴了。山娃妈也眉开眼笑喃喃的叨咕说:
“我大儿子真顾家呀!啥都给往家买,可真不容易呀!如果赵明要和我大儿子山娃一样,我何至于得这样的病啊!唉!。。。。。。”
山娃妈自言自语叨咕着,长叹了一声,潸然泪下。显然她是在清醒、正常的精神状态下,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的心声表达。
这就是山娃与父亲赵明的区别: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妻子感情如何?真感情!真相爱!真负责!没感情!不相爱!不负责!由此,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动和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结局。
山娃由于是自由恋爱,有爱情的婚姻,对妻子不离不弃,为了妻子和母亲,为了照顾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放弃了理想的职业。。。老师。调回了家乡工作。
赵明由于是父母包办,没有爱情的婚姻,对妻子抛弃了远走他乡,不为妻子和母亲负责,没有家庭观念,工作环境和条件再艰苦也忍受着,不想调回家乡来工作(后来儿子山娃托关系,把他调回兴隆县林业局的“调令”都给开好了,他硬是不愿意回来工作,无奈“调令”被作废了。)。但赵明就是有一点值得赞扬是,没有放弃对儿女们学习,拼命的支持儿女们考学,通过考学改变了儿女们的命运,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很多父亲而做不到的。。。。。。
在84年4月2日,由于庞局长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退居了二线。县委组织部将县粮食局的黄锐康局长,调来统计局当了正局长一把手。刘雨华统计师被提拔为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