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位厂长的碰头会过后不久,陈雪华忽然从西南地区赶了回来,且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来人名叫邓定国,是一名祖籍四川的台胞,他这次来汝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采购。

陈雪华负责西南地区的销售工作刚好一年整,这一年来她吃了不少苦,受了许多罪,可惜销售额却始终没有像其他地区那样出现迅猛增长。本来她已经决定灰溜溜回老家过年准备明年再战了,没想到临行前居然还有意外之喜。

不过她还是小瞧了邓定国的阔绰程度,在成都时邓定国只说十分看好汝辉的产品想要采购一批带回台湾销售,然而在参观完汝辉的生产车间后,他一张口就要下一百吨的订单。

陈雪华喜滋滋问贺兰:“怎么样,一百吨的订单,算不算大?”

“算,怎么不算。”贺兰瞧着面前小辫子已经翘起来的姑娘,呵呵一笑道:“不过你们怎么认识的?他一个台湾人怎么会跑去四川?”

陈雪华答道:“他父亲是国军,老家成都的,回来探亲顺便给长辈扫墓。在老家偶然间吃了咱们汝辉的辣条,觉得特别适合台湾人的口味,所以才想采购。”见贺兰不置可否,她还以为贺兰对邓定国的身份有所怀疑,便说道:“放心,台胞证和相关资质文件我在成都的时候已经验证过了,绝对没问题,他肯定不是骗子。”

贺兰微微一笑,道:“是不是骗子你说的不算,咱们合同上面见真章。”

一百吨是实打实的大单,也是汝辉成立以来接到的单笔最高订单量,因此厂里十分重视,谈判时三位厂长齐齐出动。

邓定国也是个生意场上的老手,不论是杀价还是谈条件他面面俱到且从不手下留情,一场谈判下来令张松年一把老骨头苦不堪言。

后来谈到交货日期的时候,邓定国对张松年提议的90天的交货时间嗤之以鼻,坚持要求汝辉45天以内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