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王氏闹府
银杏入宅,黄金满财。
碧云看着这株银杏树,轻轻拍拍树干,她上辈子曾经想在院子里种银杏树,可是银杏树苗的商家说她的院子太小,不能种银杏树,她可惜了好久。
特别树叶都变黄的时候,那满树的金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美得令人心醉。看着眼前这棵银杏应该也到变黄的时候了。
银杏树黄时,如兵至城中,满城尽带黄金甲,风吹过飘落下无数落叶,顺风贴着地面卷起,铺成一地锦绣。
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她正在读高中,那个时候就想着她以后的院子里一定要种上一棵银杏树,等到初冬她就可以坐在窗边看到那一地锦绣。
“郡主你今天早上约任公公在书房议事。”水虹看了看时辰提醒碧云。
碧云闻言,轻轻颔首,“好,我们过去吧。”
这郡主府是她的地盘,可是她现在对郡主府什么都不知道,很没有安全感。
“大管事,让你久等了,怎么站在门口?”碧云看到站在书房门口的任公公。
“回郡主,老奴也是刚到不久,本想昨日便在府中恭候郡主大驾,怎奈庄子上突然出了些紧急事务,需得老奴亲自去处理,这才延误了迎接之礼,望郡主莫要怪罪。”任公公闻言,赶忙躬身行礼,言辞恳切,态度恭敬地回答着碧云,脸上满是谦卑之色。
“你是陛下信任的人,当然也是本郡主信任的人,府里的事以后就拜托大管事。” 碧云闻言,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与信任,目光诚挚地望着任公公。
“能为郡主效力,是老奴的福气。老奴定对郡主忠心不二,好好为郡主办差,定不负郡主厚望。”任公公闻言,心中一暖,连忙再次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坚定与忠诚。
正当碧云与任公公在书房内交谈甚欢,商议着府中诸事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紧接着,立冬轻轻推门进来,神色紧张地禀报道:“郡主,王氏带着在郡主府外让郡主出去见她,说是郡主回到京都一直没有回去看望三老爷……”
郡主府在大宁坊,整个坊都是郡主府,通化道从通化门到延喜门,一共有四坊,道北只有就五户人家的府邸,但是道南最少有六户人家的府邸。
而这通化道上这十多座府邸的主人,同时跺跺脚,大楚朝堂就要震三震。
“郡主,道北的五府分别是,国公府、长公主府、东临王府、安庆伯府、陈阁老府,道南的六府分别是威北侯府、承恩侯、郭大人府,崔府……”
碧云听着任公公很有心的一路给他科普她的邻居们显赫家族背景与趣闻,来到府门外就看到王氏在那里嘤嘤哭泣,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凄凉与委屈。王氏虽然卖力地表演着她的悲伤,试图引起旁人的同情,但遗憾的是,周围竟没有一个观众驻足停留。
在这个权力至上的地方,谁人不知谢碧云,被谢三老爷弃掉的嫡女因救驾有功,被皇上亲自册封为郡主,享有一品尊荣,食邑五千户,皇上眼前的红人。她的名字,如同一块金字招牌,无人不晓,无人不惧。在这样的光环之下,又有谁敢轻易得罪她,去为一个已经失势的王侍郎家妹妹说话?京都的人心,比那皇宫的琉璃瓦还要冷硬,他们分得清轻重,更懂得趋利避害。
这京都的人都势力,最知道什么人可以得罪什么人不可得罪。
“……我是继母,不孝我也就罢了,老爷可是你亲亲父亲,你一个皇上亲封的郡主却如此不孝,府里出的那样大的事,我三番五次请你回去看看老爷, 可你府门都不让我进呀……”王氏一见碧云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一众下人,郡主的排场彰显无遗,立刻换上了那副委屈至极、忍辱负重的模样,仿佛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碧云好,都是为了这个家好。
然而,她的这番苦心孤诣,终究只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无人喝彩,更无人共鸣。
碧云静静地站在那里,不言不语,只是冷冷地看着王氏在那里自导自演。她心里明白,如今的自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谢府孤立无援的谢碧云了。她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外家作为支撑,外家的权势,在大楚朝内是数一数二的。
更何况,她还有当今皇上作为靠山,有已经成长起来的兄长和弟弟作为依靠。她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去面对任何人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