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送粮于绝地

广朋的电报 ,同样为粮食焦头烂额的郭主持看到了一丝光亮,他马上回电;

“完全同意,你部作为试验可以先行开始,准备发全军执行。”

王执委正在与广朋谈着问题,回电就到了。他非常高兴;

“还是你的办法多。”

“这是石副军长提出来的,这是是他的办法。”

“奥,他的基层经验丰富啊。”

“三个臭皮匠,好几个诸葛亮嘛。”广朋的话也是很直接。

三天后,部队正疲倦的走在前进的路上,几十辆马车出现在了远处的地平线上,前哨部队询问后,高兴的回来告诉军长:

“这是吐蕃富户给我们送粮食来了 。”

“什么!送粮食?没有听错吧?”广朋派出跟随警卫员采购粮食的人出去才一天时间,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归程?

“的确是送粮食的。”

部队还处于行军之中,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准确的找到军部所在呢?

领头的是一位吐蕃和尚,看到众人簇拥下的广朋,下车施礼道:

”请问可是广朋先生?

广朋非常奇怪,连忙向前回礼,道:

“鄙人正是言广朋。请问大师上下如何称呼?”

“是广朋先生就好。鄙人名号何足道哉,今日是受道友嘱托,送来粮秣盐巴,并五十匹骏马。”

“无功不受禄,请道友说的明白一些好吗?”

“此事有三。请广朋先生查看。”

他离开众人走到一边,广朋也让身边人员到一边,自己走上前去与大师言语。

“你看,这里有两面令旗,道友称见旗如见人。”

广朋低头一看,一盏是师傅的令旗,很显然,这是师傅的嘱托和努力。另一盏却是一面自己那一面,在旗杆处贴了一五角星的。

这是给贾氏的那一面,很明显这是孙排长找到了自己给妻子的令旗,特意派人或者是他自己到吐蕃地区购买粮食资助自己的。

“这是……”

“他们与本寺都是多年故交,多日前差人过来,称他们至交广朋有难,要我们竭力相助。我们竭力打探,才知道广朋原来就是秋毫无犯的军爷您啊,所以晚来了几天。”

“奥,你们救我于水火,那倒是万分感激。”

“我们自己没有本钱赠送,是本寺举行大法会募捐而来,要感谢,还是要感谢那些捐赠者。”

他回头指了一下马车,用令旗往上挥了几下,车上的马夫一起抓站起来大喊: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