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

昨日张大牛跟张大勇说的那些话,张华听到了。

家里的辛苦,他也是知道的。

现在知道这些东西都不用家里买,张华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

张大牛看着自家笑得憨傻的儿子,嘴角也咧了开来。

“走,我们去你二牛叔那,跟他们说一声,回去把壮子他们也带上。”

张大牛大步流星往前走。

他从未感觉到自己的眼前,是一条光明大道。

而不是一眼望到头的羊肠小道。

免费学塾具体的情况,不过两日,各地便都传开了。

家里孩子多的,因着考虑伙食费这事,权衡之下,挑了机灵的孩子过去读。

几乎每家每户,都送了孩子过去报名。

这一笔支出,对于国库来说,压力并不小。

朝廷里是议论纷纷,有叫好的,自然也有不喜欢的。

不过自从知道这事是沈舟提出来之后,反对的官员,都只敢私下说两句,没敢当着沈舟的面说什么。

沈舟的提议,是经由皇上同意的。

反对沈舟,可不就是等同于反对皇上?

经由收税一事,谁敢去反对皇上呢。

于是此事,便也跟先前收税的事一样。

刚开始闹得沸沸扬扬,等日子久了,也没多少声音还在说这事了。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平静。

至于底下的暗涌,沈舟也不想去考虑太多。

他忙得很。

现下各地的学塾都在修建,沈舟休沐日时,请了半个月假,坐着马车去了底下的县城暗访。

也不知道这些县城是不是就挨着京城的缘故。

沈舟走了好几个县城,都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回京后,沈舟把沈兴怀几人从自家的小玻璃窑里喊了过来。

几人过来时,还带了一车那边种出来的蔬菜。

沈兴怀几人一直在等着沈舟找事给他们做。

被安排到那边后,秉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好啥事不做,白吃白喝白住的。

几人学着烧窑,学着吹玻璃,现在已经是烧窑和吹玻璃的好手。

弄出来的玻璃器物,算得上精致,就是有些稀奇古怪罢了。

这回过来,几人把自己满意的玻璃器物都带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