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一名士兵匆匆跑进书房,单膝跪地禀报:“启禀大人,京城来人了!”赵铠心头一紧,放下手中的书简,起身问道:“可知所为何事?”士兵摇头道:“小人不知,但看那使者神色匆忙,想必是有要紧之事。”赵铠眉头微皱,迈步向门外走去。
来到前厅,只见一名身着华丽官服的宦官手持圣旨站在那里,身后跟着几名护卫。赵铠连忙上前参拜:“下官赵铠参见公公。”宦官微微点头,展开圣旨宣读起来。随着宦官尖细的嗓音响起,赵铠和一旁的儿子赵武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这是一道来自张让的调令,命赵铠立刻带领本部兵马进京护驾。赵铠心中暗自思忖:此次圣旨来得如此之急,要求自己迅速进京,想来洛阳朝廷定然是发生了重大变故。他不禁感到一丝忧虑,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而站在一旁的赵武,则更是惊讶不已。他熟读史书,深知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此时此刻应当是汉灵帝驾崩,董卓入京掌控朝政的时候。然而如今,自己竟然接到了进京护驾的圣旨,这意味着原本的历史走向已经发生了改变。难道是因为自己父子的存在,导致了某些事件提前或者延后发生吗?
就在这时,宣读完圣旨的宦官看着赵铠说道:“张让大人提醒,让赵大人速速进京护驾,不得有误。赵大人可要懂得分寸啊!”说罢,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赵铠。
赵武听出了宦官话中的弦外之音,瞬间明白了这道圣旨很可能出自张让之手。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自己和父亲究竟该何去何从呢?是听从诏令进京,还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一时之间,父子二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待到宦官急匆匆地离去之后,赵铠缓缓转身,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儿子赵武。他面色凝重,声音低沉地说道:“此番圣上如此急切地下达诏令,命我等速速进京护驾,想来这皇宫之中定然是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赵武闻听此言,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地回应道:“父亲所言甚是,方才那宦官虽未明言,但却有意无意地暗示我等此乃张让之意。依儿之见,恐怕此时的洛阳城已然风云突变、局势动荡不安!甚至……甚至有可能是陛下已经遭遇不测!”
赵铠听到这里,身体猛地一颤,满脸惊愕之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追问道:“你说陛下已经遭遇不测?这怎么可能?”
赵武深吸一口气,冷静地分析道:“父亲莫急,且听孩儿慢慢说来。此番圣旨来得蹊跷,而且明显是出自张让之手。如今这皇宫之内,想必已是各方势力暗中角力、相互倾轧之时。那张让野心勃勃,一直妄图掌控朝局,此次突然召唤我们进京,其用心实在难以揣测。”
赵铠点了点头,认同了儿子的看法,接着问道:“若果真如此,那我等究竟应当如何行事呢?难道要听从那张让的旨意,助纣为虐吗?”
赵武望着父亲,一脸严肃地回答道:“父亲,现今天下大乱,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造成这般惨状的祸根之一,便是这群宦官长期以来肆意妄为、胡作非为所致!他们弄权干政,搞得朝廷乌烟瘴气,纲纪败坏。
我等先前一直假意对那张让阿谀奉承、曲意逢迎,所承受的屈辱与痛苦旁人难以想象,但这一切皆是为了拯救州郡的黎民百姓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这样忍辱负重乃是在为今朝能够一举铲除朝廷中的这些恶势力而默默蓄力、精心筹备着!
以我的看法,父亲大人不但需要立刻出兵,而且必须加快进军速度,迅速抵达洛阳城,借此良机肃清君王身边的奸佞小人,挽救大汉江山社稷于危难之际便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