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行事不够机密谨慎,以致消息泄露出去所致啊!当时那五营的兵士全都听从宦官们的指挥调度,可窦武却盲目地信任这些士兵,这才导致了他最终悲惨的结局。
而今将军您贵为当今圣上的舅舅,地位尊崇无比;而且您的兄弟们也各自统领着强大的兵马,麾下的将领和士卒皆是英姿飒爽、才华出众之人,他们无不心甘情愿地为将军您拼死效力。
可以说,眼下所有的优势皆已尽在将军您的掌控之中,此乃上天特意赐予将军的绝佳机遇呀!将军应当果断出手,趁此机会一举替天下苍生除去这一大祸患,如此一来,必能声名远扬、流芳百世!”
听完袁绍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后,何进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表示完全赞同他的观点。
此后,何进便借口称病不再入宫陪伴先帝丧葬事宜,甚至连葬礼也未曾参加。紧接着,他立即与袁绍共同商议制定详细的诛灭宦官之计策,并毫不犹豫地将所拟定的计策告知给了太后。
然而,让何进感到颇为意外的是,当他们请求何太后下达诏令的时候,何太后竟然坚决不同意这么做。无奈之下,何进和袁绍二人只得私下里招来董卓率领大军进入京城,企图借此来逼迫何太后改变主意。
远在河东郡的董卓得到这个消息后,当即毫不犹豫地带领军队火速启程。与此同时,董卓还不忘上书弹劾宫中的中常侍张让等一干人等。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争斗就此拉开帷幕……
然而,没过多久,何进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心生悔意。他急忙派遣谏议大夫种劭前去阻止董卓入京。种劭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黾池与董卓相遇。
只见种劭面色凝重地对董卓说道:“董将军,您此次进京实非明智之举,请速速返回河东郡,去征讨那流亡的匈奴单于于夫罗吧!”董卓闻言,却是不以为然,他摇头拒绝道:“我奉诏入京,乃是为了铲除朝中奸佞之臣,怎能轻易离去?”说罢,董卓不顾种劭的阻拦,执意继续上书朝廷,为自己辩解。
与此同时,董卓率领着大军长驱直入,很快就进入了河南尹地界。面对董卓咄咄逼人的进军态势,何太后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她最终还是无奈地下旨罢免了那些宦官。
当董卓的军队抵达雒阳城外之时,种劭再次出城犒劳军队。趁此机会,种劭言辞恳切地请求董卓退兵回师。然而,此时的董卓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哪里还听得进去劝诫。他竟然指使手下的士兵们一拥而上,气势汹汹地威胁起种劭来。
种劭见董卓如此蛮横无理,不禁怒发冲冠。他瞪大双眼,厉声呵斥道:“董卓!你身为臣子,竟敢违抗圣旨,目无王法!今日若不退兵,必遭天谴!”面对种劭义正辞严的斥责,董卓心中虽知自己理亏,但仍不愿就此罢休。
于是,他只得暂时率军向西撤退到距离洛阳城二十里之外的夕阳亭,以观局势变化。